放假必看短片:7分钟报告孩子,为什么不能躺平

放假必看短片:7分钟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躺平

川妈说说


才刚diss过”鸡娃“:汪涵妻子承认鸡娃失败:为孩子搬到魔都,半年后落荒而逃,又结束写”别让孩子躺平“,这是自己打脸吗?


当然不是,正是因为担心有童靴误解我的意思,把”不鸡娃“=”高兴教育“、甚至放任,才赶快写了这一篇。


我们不是鸡娃而是“激娃”,激发他的内驱力。不是靠给孩子打鸡血,而是他自己要积极主动;不是我们逼着他学,而是他自身知道学习离不开苦读;不是因为我们吓唬他,而是他自己不愿躺平,衣食无忧之外,他还有更高远的目标。


怎么才能做到孩子“自鸡”,不躺平?这是一个搀杂又困难的问题。有一些孩子天生如此,而更多的孩子需求漫长的过程去发现自我、觉醒内心。




这几天,一些“金句”在朋友圈、各大网站盛行着,它们的作者就是我们最敬爱的习大大。

它们都来自习大大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履历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华夏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

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搏斗。

……

这些话,真的非常振奋人心,非常提气!也让咱们感受到了“奋斗”这两个字的分量和力量。


但孩子是很难感同身受这两个字的意义的。想想也自然,我们也是到了肯定年纪之后,才真正读懂这两个字的分量和力量。


面对孩子,我们需要更加生动形象的办法,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比如,这个关于“搏斗”的小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小女孩璐娜和她的鞋匠爸爸,来自动画短片《打破天际》。

这部短片上映后,斩获了14项国内动画奖,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提名

它也是当年咱们国家唯一入围奥斯卡角逐的动画短片,大约7分钟的时长,没有一句台词,却让无数父母都看哭了。

它试图启发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在了,给孩子留下什么礼物,才是最好的。

放假必看短片:7分钟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躺平

璐娜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宇航员,遨游太空。爸爸的收入虽然微薄,却一直非常支持女儿。

爷俩相依为命,生活简单,却处处洋溢着幸福。

放假必看短片:7分钟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躺平

六周岁生日那天,璐娜吹熄蛋糕后,爸爸拿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

小璐娜开心地跳上凳子拆礼物,“是什么好东西呢?”

原来,爸爸亲手给她做了一双航天靴。

璐娜迫不及待地穿上航天靴,戴上航天帽,变身小宇航员,在爸爸的修鞋店门口奔跑、跳跃。

夜深了,爸爸关上店门。戴上自己用纸盒做的航天帽,也扮起了宇航员。璐娜轻轻一跃,就跳进了爸爸宽阔厚实的怀抱。

紧接着,璐娜发动“宇宙飞船”,带爸爸一起冲上太空,展开了一场神秘的星际旅行。

他们灵活地躲开流星,还登上了月球,从那里遥望地球……

玩累了,璐娜就在爸爸的轻抚中进入梦乡,甜甜地睡着了。

镜头一转,璐娜长大了。她遵循心之所向,考上了航天大学。

床头也贴上了宇航员海报,梦想清晰且坚定。

可是,她的文化课不及格,体能成绩也马马虎虎。

这让璐娜非常郁闷。她切换到奋起直追模式,和爸爸说的话也越来越少。

后来,干脆一回家就钻进自己的房间,不出来了。

爸爸虽然落寞、难过,但还是会默默帮女儿修好穿坏的鞋子。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爱着女儿。

持续努力了一段时间,璐娜满怀希望地寄出了那份国家航天员申请信。

但失败不期而至,她落选了。

璐娜陷入沮丧、无助的境地,什么都不想做,做什么都没意思。

直到有一天,璐娜穿过滂沱大雨回到家,却没有看见爸爸的身影。原来,死神突然降临,带走了爸爸。

接连的打击,让璐娜彻底崩溃了。她撕掉墙上的宇航员海报,一个人躲在床上大哭起来。

梦想破灭了,最爱的爸爸也走了,生活还有什么希望呢?起床后,璐娜垂头丧气地收拾爸爸的遗物。

桌子底下有一箱东西吸引了她的目光,打开一看,是从小到大,爸爸为她修补过的所有鞋子。

璐娜捧起六岁生日那天爸爸送她的宇航靴,那上面似乎还有爸爸的温度。

她知道,它们承载着爸爸对她的爱和期望。

于是,她战胜抑郁和沮丧,重拾勇气和自信,在床头贴上宇宙飞船的海报,剪掉长发,专注地投入到了学业和训练中。

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她的文化课拿到了100分,体能也日渐增强。

航天员的选拔申请,也顺利通过了。终于,璐娜得偿所愿,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当一只脚踏上月球的瞬间,璐娜也“回到了”爸爸身边,一跃而起,钻进了爸爸温暖的怀抱。

短片中的爸爸,不仅点燃了女儿的梦想,还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它。

他肯定女儿、鼓励女儿,愿意顺着女儿的天性,陪她一起“做梦”。正是有了他的爱与支持,女儿最终才奋起直追、梦想成真。

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守护孩子的梦想,并用爱浇灌,让那梦想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让孩子充满希望地生活,不盲目“躺平”,不停下积极的脚步。

这,不正是我们能留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吗?

有梦想的孩子,不愿意“躺平

最近,大家都在聊“躺平”,这是继去年的“内卷”后,出现的新词汇。

针对内卷,年轻人祭出了躺平大旗,还调侃说:“办法总比困难多。”

有网友曾发出了一则咱们看了绝对心惊肉跳的“躺平人誓言”:

还有网友发了一篇《躺平即正义》的文章,说自己两年没有稳定工作,降低物欲,维持了一种“自由”的状态。

然后,大家更坐不住了。

清华教授就站出来批评躺平:“对不起父母,还对不起努力工作的纳税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网络热议。

有人支持清华教授的论点,认为年轻人躺平是特别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还有人认为,年轻人嚷嚷的躺平,是一种发泄和休息方式。该奋斗奋斗,该躺平躺平,休息一下没什么大不了。

备受年轻人喜爱的童话大王“郑爷爷”持的就是第二种观点:

客观来说,两种观点是基于对“躺平”的不同理解发出的。

第一种把躺平理解为“长久的、无欲无求的、没有希望的”;第二种把躺平理解为“短期的、受挫后的自我修复、累了就歇一歇”。

所以它们并不是互斥的,不能说孰对孰错。而我最想和大家说的是:有梦想的孩子,是不愿意躺平的。

就像动画短片中的璐娜,虽然来自一般家庭,依然敢于拥抱航天梦,并付诸行动去追求它;虽然在航天梦受挫、父亲去世后,短暂地放逐自我,自怨自艾,但她最终还是重燃希望,选择再努力一点,再尝试一下。

什么情况下,孩子会选择“躺平”?

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躺平还是一种自我选择。但对尚在咱们羽翼保护下的孩子来说,躺平或许是被逼到了绝境。

它是一个信号,是孩子在提醒咱们:换个方式和他相处。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孩子会选择“躺平”呢?

1.父母持续否定他的梦想

好奇心、求知欲,乃至自我实现的需要,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所以不是有人说嘛,每个孩子都是梦想家。

也许,孩子今天好奇这个,明天又说他要做另一件事。也许,孩子说出的梦想天马行空,不接地气。但都没有关系,有梦想总比没有强。

梦想,本就因人而异。它看起来可能没什么用,不关乎学习,也赚不了大钱,但它是孩子心底的渴望和生命的希望。

面对孩子的梦想,我们要做的,不是否定、嘲笑、贬低,而是引导、鼓励和支持。

如果咱们一听孩子的梦想不切实际,或者和学习无关,就大发雷霆,拼命矫正,那么时间长了,只会适得其反。

失去了目标和内在动力,孩子不躺平才怪。

2.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习得性无助”


1967年,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做了一个较为残忍的实验。

他把一条狗关进笼子,让它听刺耳的声音,还不定时地电击它。狗狗起初反抗剧烈,但多次挣扎无果后,它干脆放弃,在笼子里一动不动了。

即使实验者把笼子打开,让它逃跑,它也动都不动一下。

怎么会这样呢?原来,狗狗已经学会了“无助”。它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判断自己不管怎么做,伤害仍会发生,所以就什么都不做了。

这可能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选择躺平的原因。既然再努力,考试也不及格,无法突围,那就索性躺一躺吧。

3.父母逼得太紧,没有休息空间

现在社会压力大,大家普遍都鸡娃,让娃多学点,这也没什么。

但如果把孩子的日程表塞得太满,周一到周日都没有喘息的空间,恨不能把他培养成文武全才;

或者对孩子的期待过高,到了难以企及的程度,孩子早晚会反抗。

要么是身体上出毛病,要么是心理上明里暗里地抵抗。

就像《小舍得》中的田雨岚,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儿子身上。虽然儿子一开始迎合她,但后来越来越不堪重负,就开始“躺平”了。

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

动画短片里,璐娜的爸爸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可学习的榜样。


总的来说,就一句话:少叨叨,多用行动支持!


展开来,体会最深的有这三点:


1.呵护孩子的梦想

孩子的梦想,在咱们看来再不切实际,也要懂得欣赏和鼓励。在爱和呵护中长大的梦想,总有希望实现。

璐娜有着相似的经历。“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在6岁时,天真地对妈妈说,他想要到月亮上去。

妈妈听后没有反驳,而是回应他说:“好啊,只是你别忘了从月球上回来,回家吃晚饭。”

一句玩笑话,却给了阿姆斯特朗很大的鼓励。随着他逐渐长大,这个梦想也越来越清晰,最后在他39岁时成功实现。

从月球返回时,他告诉记者:“我想对妈妈说,儿子从月球回来了,我会准时回家吃晚饭。”

2.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前几天,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讨论如何培养孩子的自驱力👉:为什么我们累死累活,也教不出一个主动自觉的孩子?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外驱力和内驱力,是跷跷板的两端。一端高了,另一端就低。外驱力过强,孩子的内驱力,自然而然就被打压到了谷底。


所以,只有当父母放手时,内驱力的那一端,才能一路走高。

另外也减少盲目奖励,或者过度的物质奖励。比如学习成绩,如果你告诉孩子考到多少分就给他买什么,时间久了,他认为学习是你的事,不是他的,就丧失了内驱力。

3.允许孩子暂时休息

前阵子,河南大学校长在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火爆全网。

他在演讲中,就提到了躺平:

“社会是比较复杂的,必须勇敢面对。如同从温室里移到大田,风吹雨打日晒,躲不过去,谁也替不了你。

就业、创业是一个新世界,很有挑战性。当然也很累,累了可以躺平歇会,可不敢一直躺平啊!躺的了初一,躺不到十五!

我相信各位同学是不会躺平的,刚刚开闸放出的水,正是新一波的后浪。”

是的,不躺平,持续奋斗下去,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才能成为一浪高过一浪、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

推荐阅读



汪涵妻子承认鸡娃失败:为孩子搬到魔都,半年后落荒而逃

皮克斯最新短片:真正接纳自己的孩子,是大多父母迈不过的坎

周国平最新演讲:互联网时代,什么才是孩子的铁饭碗?

为什么我们累死累活,也教不出一个主动自觉的孩子?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2023403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