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研学科思政,思政浸润无声—西青区高中数学课程思政教诲与教学实践研究教研活动简报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研讨新时期切实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将立德树人融入数学日常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帮助本区高中数学教师更好地贯彻“课程思政”要求,进一步学习课堂教学中将学科思政有机融入的新策略,有效促进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行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技能训练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同向同行”,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12月15日上午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区数学教研员严安老师和区数学教研员边红老师通过腾讯会议组织全区高中数学教师参加了《深研学科思政,思政浸润无声》——西青区高中数学课程思政教育与教学实践研究教研活动。
会议由数学教研员边红老师主持,此次教研活动有幸邀请到《天津市中小学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者之一天津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王祥芬老师莅临指导并进行专家评课和讲座,全体教师线上认真聆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本次教研流动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高中数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说课展示,第二部分专家评课和专家引领讲座,第三部分总结及后期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推进要求。
第一部分
学科教学融思政 讲堂说课展风采
此环节由三位青年教师进行高中数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数学课说课展示,三节课分别为杨柳青一中张雪老师讲授《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张家窝中学刘金蕊老师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和九十五中益中学校刘德志老师讲授《杨辉三角性质与应用》,三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将学科思政元素融入数学课堂中,充分挖掘授课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力求将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入有机结合。三位老师的说课也为其他教师今后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1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杨柳青一中 张雪

张雪老师以播放数学家高斯神速求和的视频引入新课,通过对数学史的学习,借鉴数学家的智慧展现数学知识生成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倒序求和”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性和思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的目标性,并指导学生学习数学家高斯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步追问、创建问题串来浸透转化与化归的数学思想,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紧扣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小结环节通过对数学家高斯的重大成就的介绍与抗疫事迹融合,对本节课进行升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学习数学家这种坚持不懈、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启发学生在珍惜美好生活的同时,不断充实自己,让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让这种幸福得以延续。





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张家窝中学 刘金蕊
刘金蕊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为背景,从求学生熟悉的样本平均数为出发点,以问题串为主线,以师生互动为基本活动方式,采用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方法,最终得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概念,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正向迁移,发展了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通过变式,有目的地设计与气象预报等与实际相关习题,深化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更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明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要会将人生久远目标拆解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和小目标,将目标细化,逐个击破。培养学生的大局观,时刻做有准备的人,整节课在达成目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3
《杨辉三角的性质与应用》
95中益中学校 刘德志
刘德志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课程思政元素和学科教学有机融合,以杨辉三角这一我国数学史上的伟大成就为引例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对杨辉,贾宪等数学家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树立文化自信。在带领学生探究杨辉三角的性质与应用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杨辉三角,让学生感受对待同一事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妙处,感受辩证法中普遍联系的规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精神。通过层层设问,设计学生实验,分小组讨论等学生活动环节,领导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感悟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强不息的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在课程最后布置开放性作业——数学日记,请学生结合数学探究的过程以及杨辉三角的历史,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思想性,感受到中国古代数学家取得的历史成就,纷纷表达要用自己的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的爱国热情。通过本节课的整体设计和实施,使学生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第二部分
专家讲座促提升 思政引领明方位
专家引领
天津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高中数学教研员王祥芬老师首先对三节课程思政说课进行点评,她结合每节课例中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对三位教师学科思政说课展示亮点从以下:1.课程思政目标的解析 2.大问题+问题串 3.情境引入,学科育人 4.问题驱动,知识生成 5.思想统领、方法类比 6.信息融合,提供直观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充分肯定,并针对三位年轻教师课程思政说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和改进方法。随后王祥芬老师又做了题为《高中数学课程思政教育与教学实施》的讲座,从课程思政的背景、课程思政的理念、课程思政的内容、案例片段与解析、课例展示与评析五个方面进行指导。王老师逐字逐句、细致而耐心的文件解读和方法引领,帮助教师们深刻体会了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认识。深刻理解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科教学中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运用可以培养启迪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教学题材和内容,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增长和学科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增长政治品格和道德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理念和路径。通过王老师在具体教学案例片段和学科思政课例展示中每一个思政融入点的设计意图的分析和解读,帮助教师们透彻理解了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和在日常学科教学中发掘和融入思政教育具体方法和策略。王老师提出了上好思政课的三大标准:最好的思政教育,不是要求“谁”,而是点燃“我”;最好的思政课堂,不是灌输“知”,而是扬起“帆”,最好的思政评价,不是为了“分”,而是滋润“心”。王老师的J精彩讲座为怎样将课程思政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方法,指明了方向,使西青区所有高中数学教师感受到了课程思政浸润无声胜有声的力量,受益匪浅。
2
3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1925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