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孩子也挨骂甚至还挨打,为什么有情绪问题的没有那么多?

过去的孩子也挨骂甚至还挨打,为什么有心理问题的没有那么多?

作者 | 李可沫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娃儿会离奇患上抑郁症?”


博主刘震撼分享了身边的真正故事,引发无数感慨。


一位亲戚的女儿,刚刚16岁,被确诊为中度烦闷。


女孩父母得知情况后,表露出的不是心疼,而是感到事情突兀,轻描淡地说:


“现在的小孩太软弱了。”


刘震撼提醒父母关注女孩的情绪变化,他们也并未放在心上,屡屡询问都敷衍回答“没什么事,没什么事”。


结果,女孩变得越来越怪僻:


总一个人在房间待着,不爱说话不爱笑,不爱好与亲戚、同学往来,更没有关系要好的朋友;


吃饭只喜欢吃火鸡面、漆黑料理等刺激性强的食物;


成绩直线滑坡,从年级前十几名下滑到一百多名。


父母不解,他们给女孩提供了力所能及最优渥的生活前提,为什么女孩反而抑郁了?


女孩家庭条件很好,父母每礼拜给她500块零花钱,上下学不用挤公交,来路打车,吃饭在外面单独用餐,衣服也基本全是名牌。


女孩的确不愁吃穿,可温饱不代表寒冷,她的心里有苦难言。



父母每次给钱都拿成绩说事:“我每个月给你,你却是给我考回分啊!”


每周除去上课和补习,女孩只剩下半天空闲时间,她想出去玩,父母说社会乱不平安;她叫同学来家里,父母又嫌乱嫌吵。


女孩哪里都不能去,只能在家里看电视睡觉,不社交,没有爱好,慢慢就抑郁了。


据《中国国民心理安康发展报告》显示: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烦闷的检出率为7.4%。


这就意味着,每4个青少年中就有1个抑郁,数据过于庞大。


不由想起一句话:“家里的花自杀了,遗书写道:一生不愁吃穿,唯独缺少阳光和爱。”


没有阳光浇灌,再艳丽的花朵也会枯萎;没有爱意滋养,再活泼的孩子也会抑郁。


父母给予的锦衣玉食,只能暖身,暖不了心。



过去的孩子也挨骂甚至还挨打,为什么有心理问题的没有那么多?


每每看到孩子抑郁或因打骂自杀的消息,总有父母感慨:


“我们以前也挨骂甚至还挨打,为什么没那么多心理问题?”


30多年前,有位摄影师用镜头定格了许多孩子们的童年瞬间,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那些年,我们放学后会一起跳格子;



会三五成群捉鱼捉虾;



会肆意攀爬探索;


过去的孩子也挨骂甚至还挨打,为什么有心理问题的没有那么多?


会在街上追逐打闹;


过去的孩子也挨骂甚至还挨打,为什么有心理问题的没有那么多?


会一根绳子玩一天;



会把抢着喝自来水当乐趣。



而现在的孩子呢?


放学后等待他们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培训班,是写不完的卷子和作业。


偶尔空闲也不能自由支配,一切要听父母安排。


看过一段视频,是音乐家本杰明•桑德指导中国女孩拉小提琴。


本杰明在女孩身旁一边婉转哼唱,一边激昂地挥手指挥,女孩却不为所动,始终目不转睛盯着手指,按流程一个节拍一个节拍地演奏,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本杰明问女孩需要看着手指才能演奏吗?女孩摇了摇头。


本杰明让女孩表演热烈一点,用心体会歌曲中的温暖,女孩还是面无表情,直到本杰明带着女孩蹦蹦跳跳,女孩才露出些许微笑。


演奏结束后,本杰明问女孩妈妈:“你觉得她漂亮吗?”


妈妈:“我不觉得她漂亮。”


本杰明:“你觉得她小提琴拉得好吗?”


妈妈:“不。”


紧接着,本杰明对妈妈说:


你的担忧,正在她的身上蔓延…因为你的担心,她会成长为一个忧虑的人,而不是一个快乐的人。


你担心她练习不够,功课做得不好,进不了好的学校,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然后他们就死了。


作家周国平也说过:“中国家长的焦虑,是压在孩子心灵上最沉重的负担。”


父母对孩子未来的焦虑情绪,正在扼杀孩子的快乐。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优秀而闪亮的人,不断鞭策他们前行,却忽略了:


大人累了需要休息放松,孩子也一样。


给孩子适度留白,让他们多一些玩乐空间,心灵才能健康阳光。



有一个男孩,他没上过早教衔接,没参加过任何培训,刚上小学时成绩很差,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


可没过两年,男孩的成绩就追赶上来,反而当其他同学为学习头疼的时候,男孩却乐在其中,喜欢读书钻研。


男孩的突飞猛进,不是因为有高人指点,而是得益于父母的教育方式。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1826655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