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孩子,老是比不过别人?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比不过别人?

家庭聚会可能是娃儿的噩梦。


各路亲戚云集的餐桌上,某个长辈突然的一句:“听说模拟考成绩出了”或是“给人人表演个节目”,都足以掀起一场战争。


热播电视剧《小舍得》一开头,就上演了如此的情况。张国立饰演的外公请全家人吃饭,两个女儿的家庭,上演了一场真实的“凡尔赛”直播:外孙女欢欢患有歌唱比赛的冠军,被⻓辈叫出来唱了一遍;紧接着,外孙子悠立马被要求在全家人面前背诵圆周率一千位。表演结束,小宋佳和蒋欣饰演的两个精致的母亲,又开始了言语上的明争暗斗。


这架势谁挡得住?


这一场景让人高呼“过于真实”,人们想到自己被大人们支配的童年。在轮廓的一片祥和之下,孩子成为了大人们的攀比工具,被大人制造出的火药味吞噬。


这令人不禁唏嘘:为什么中国家长,永恒要拿自己的孩子作比较?

中国人的焦虑,一半都来自于较为


从小到大,中国人的生活里似乎总是有着一个隐形的“他者”。


小时候在外面哭闹,大人会告诉你“被人看⻅很丢脸”;上学的时候,你的成绩永远比不过“别人家的孩子。”习气了被观看和比较,导致我们要依靠外界的坐标系来确认自己的存在,通过一个“他者”来定位对自己的评价。


竞争对手就是自己头悬梁、锥刺股的参照坐标。

逐渐的,我们长成了喜欢主动去做比较的大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 (leon 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社会较为理论,它是指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


尽管,良好的社会比较能够使人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找出自己和别人之间存在的差距,发现自己的⻓处,找出自己的不敷。但恶性的社会比较则会使当事者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感受,处于高压力的情景中,并促成一个强烈的竞争环境。


而生活里,我们也会发现,能够激发人们“比较感”的常常是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新闻里有人中了五百万,和亲戚家的娃儿得了第一名,后者远比前者能引起人们内心的坍塌。


跟附近人的比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工作、生活、婚姻……一切都可以成为⻓久的攀比疆场,而当家长们发现,自己的人生已经没有更多的比较空间,战场又一次延伸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从考学、升职到孩子,不一样是现代人不想攀比的。

在电视剧里,宋佳饰演的南俪和蒋欣饰演的田雨岚都是外表光鲜靓丽,职业体面,丈夫体贴的都市女性,自己都已经处于“比较链”的前端。


两者的不同在于,南俪本就出生在条件相对优渥的家庭,从小备受宠爱,学习艺术,长大后做企业中层管理,丈夫是设计师,家庭氛围看似浪漫而自在,她自己也本以为对孩子没什么过高的要求。然而在一次次发现自己的女儿“欢欢”成绩一般时,因为担心孩子不如自己,而被点燃了焦虑。
而田雨岚的原生家庭中,只有自己和做护工的单亲母亲,和母亲一起进入到南家是尴尬的,面对经济条件更好的婆家也是狼狈的,她只能靠自己努力竞争,赢得和南俪一样体面的工作,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安抚脆弱的自尊心。


为什么我的孩子,总是比不过别人?

这句话是中国父母鸡娃的经典台词。



因此她的“逢人就比”似乎有着显而易见的理由。她的观念中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意味,相信努力就能变得更强的逻辑。并希望孩子也能成为一个主流竞争体系之中的强者。

怀抱着各自的出发点,孩子让她们不约而同地再一次投入了战斗。如同现实中“海淀妈妈”、“顺义妈妈”的翻版,自己无力再与他人比较了,又或者自己才刚刚脱离“比较”的怪圈,孩子成为了他们比较的筹码。



一切“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


而比较的对象,除了别人家的孩子,还有家长们自己。


无论自己是否已经很优秀,家长们还是忧心忡忡。有的如南俪一般,担心孩子不如自己,有的如田雨岚一样,担心孩子未来和自己一样辛苦。满大街的补习班,铺天盖地的培训宣传,从小便负重不堪的孩子,父母的担心催生出一个庞大的产业。因为家长们的内心深处,都希望孩子要比自己好。



当所有人都从起跑线开始冲刺时,父母已经做不到冷静思考了。



放在这样的标准之下来衡量,家长眼中都是“有问题的孩子”,成绩不够拔尖、钢琴不够等级、课外活动分数不够高,标准永远遥不可及。精英家长们希望孩子们能完成对自己道路的复制,但现实情况是,家庭教育只是一个路口,更多的道路,需要孩子通过自我探索来找寻。


而家长们对孩子的比较、要求,更多的只是自己对于“失去”的恐惧。失去原本的社会地位,失去千辛万苦得来的资源,失去在前半段人生的“比较竞赛”之中,曾得到过的胜利快感。


但孩子真的在意吗?一位采访电台主播曾采访过20多个家庭中的孩子,许多孩子说, 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就是找一份普通的工作,回家之后可以刷刷手机、看看剧、有一只猫撸一撸,认为那就是幸福的生活。



只有放下攀比的执念时,我们才能找回生活那个原本正确的坐标系。



当他们从小就面对着强烈的竞争和被动的要求,其实普通的生活就是他们最向往的。但父母显然无法认可这样的想法。与普遍的家庭教育中的高负荷相比,更加极端的例子,则是媒体报道过的高强度工作的“童星”、“童模”,家长们看似是为孩子选择了一条成功之路,其实是为自己的虚荣心,选择了自私。


在强烈的比较之中,家长把孩子当作产品来塑造,孩子的主体性则丧失了。孩子行动的出发点变成了让家长满意,达到家长的要求,成为家长炫耀的资本。而所有人都忘记了,即使孩子很小,他们所经历的,依然是属于自己的人生。
 

接受平庸的自己,和普通的孩子


为什么家长们不能接受一个普通且快乐的孩子?原因可能在于,我们并没有接受自己的平庸。


家长抗拒失败,只想看见成功的神话在自己身上发生,孩子似乎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父母的延续,家庭中的伤害,打着的旗号都是“为你好”,但家长们需要真正的问自己,我究竟是为了孩子好,还是想要看见自己的人生出现转机。



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难道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神控制吗?



有些时刻,家长的焦虑甚至疯狂,也来自自己的情感伤痛。回到开头那场令人窒息的家庭聚会,南俪和田雨岚,真的只是在争夺众人对孩子的赞美吗?在这个复杂大家庭里,或许潜意识之中,她们所争夺的还有家庭地位,父亲的关注,外公对孩子的喜爱。原生家庭的一切,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她们,也波及了她们的孩子。因此,打破对孩子必须成功的迷恋,需要跨越的是自己内心对原生家庭的理解,接受父母只是普通人,自己也无法例外。


家庭教育的本质,本该是培养孩子去实现幸福,而幸福的定义是又是多元而又个人的,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书中,作家曾写道:“小孩不是满足家长欲望、想象的容器,或者载体。小孩也不是黏土,任由家长恣意妄为地往自己喜爱的方向捏来揉去。小孩子有自己的生命,他们属于自己,不是家长或任何人的所有物。”



养育孩子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简单的快乐。



无论孩子是否达到自己的期待,家长们都该明白,复制自己、或是超越自己,本来就该与孩子无关。学历堆积之下的人,并不代表可以拥有完整的人格,辨析真伪的眼光,和最重要的,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而家庭教育所能做的,是挣脱成人世界“比较”的怪圈,让孩子探索属于自己的可能性, 尽力帮助,而不是要求他们,过上更幸福的人生。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1823393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