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已经开始,初中小学怎么办?

新高考政策已经开始,初中小学怎么办?

教育改革政策——“两凭借一参考”政策

1

起,在高考招录中会采用“两依据一参考”政策,即依据高考统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即,以后全中国的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舆、政治6科中选3科)学生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将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内容作为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从“招分”转向“招人”,打破了过去以分数录取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2

高考改革时间,湖南省,驱动,执行。

3

周宗源校长说:

教育改革的要害在于评价方式。之前,几乎所有人的所有心思、所有结果都决定于高考。高考这个评价的方式变了,各种改革措施才可能彻底实施,不然总是在隔靴搔痒,或者点到为止,很难产生实质的、深远的变化。一直以来,一考定终身,人力物力财力心力都铺在高考这三天上。像美国大学录取学生,除了看SAT分数(不是只考一次),还有平均绩点、各类比赛奖项、社会实践(尤其是社区服务、NGO组织活动、慈善活动等等、诚信记录)、申请书、推荐信……所以,美国的中学、小学以及家庭教育都是配套进行做这些事情的。大学毕业了,用人单位,也是这样多方面考虑的。新的高考政策,也是在往这个方向走,最终的评价标准,不是只看一个方面,而是很多方面,从一方独大到全面铺开。

卓帆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这样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很多家长质疑:理念是很好啊,相信孩子的综合素质会有所提高,(本校的家长会说,娃儿确实综合素质提高了),不过还是要参加考试的了,不能脱离这个大环境,以后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学怎么办?

 

先不说,孩子离考初中、考高中、考大学还要多少年,也不说“素质教育就会分数一塌糊涂”这个错误的逻辑,就说所谓的大环境。政策都在往卓帆所做的事情这边靠,如何选择呢?等政策在全国各地实施到位之后,再去改吗?那时孩子已经长大了,算是跟随现有的教诲体制的最后的牺牲品。口号喊了多少年,终于有政策了。拥抱旧事物,还是拥抱新事物,顺应新政策做最早的受益者,还是紧抓旧习惯做最后的陪葬品,就看怎么选择了。陈旧的东西,你要去适应干嘛呢?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还犹豫什么?


教育改革政策——无考试大纲,中高考将包含小学知识。

1

“以后的高考、中考,在小学学的内容也是必考内容,明显降低中考、高考的考试难度。”“今后,主要学科的考试将不再有考试大纲,哪个学生的知识越宽广、体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艰深,哪个学生就会成为教改重大变革最受益的群体成员。”

 

通过中考、高考的强势变革引导学生从幼升小开始广泛阅读、见多识广,增加考试的范围、广度而不是难度,纠正目前全国上下几十年来早已根深蒂固的课内外教学的“奇、难、偏、怪“问题。为展现国家的决心和实施的力度,9月新学年开学,全国上下中小学学校教材全都采用重新制定的新版本,以对接国家教育的重大变革。

 

降低学生平时学习负担,摒弃在全国普遍存在的9年义务教育畸形掐尖的严重现象,构建符合学生成长和年龄阶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环境,逐渐修补早已破坏深重的国家教育生态。

2

引申一:得语文者得高考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未来语文的地位就像原来小升初中奥数的决定性作用一样,而比奥数更能一锤定音。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第一重要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周宗源校长说:

 

语文,不单单是一个学科,而是母语,而是生活。学语文,不单纯是听说读写基本生存技能的培养,更是一个人长大成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不是和其它学科并列的,语文就该是大语文。对于写字措辞的生疏,对于言语沟通的隔阂,对于周边日常的麻木,对于历史常识的陌生,对于信息时代的迷茫,都可以追溯到语文教育的不足。语文教育的改进,可以给人和社会多方面的发展提供铺垫。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孩子对于书本阅读的陌生感或者亲近感,对于身心健康,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孩子喜欢阅读,善于阅读,可以在无形中避免很多问题,消除很多烦恼,还可以给孩子的情绪、心智、技能、品格等等带来很多的益处。家里有书的家庭很少,有阅读习惯和氛围的家庭很少。以后,为了考试这个实际角度出发,也要多看书了。我个人非常喜欢阅读,所以在卓帆学校,也很强调阅读,通过阅读课、阅览室、图书架、阅读内容、阅读的氛围等等,让孩子们享受阅读,通过大量练习,善于阅读。

3

引申二:加分项目大幅缩减,分数将更重要 

 

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考试将更公平,考分将变得更重要。

 

周宗源校长说:

 

以前各种加分项目,是很多家长取巧的捷径。但是,对孩子而言,却是有苦难言。不得不学,又学得很辛苦。当然,这些加分项目,也托起了不知多少教育周边产品和服务。功利的部分去掉了,还有多少家长会要求孩子去学这些呢?恐怕会大打折扣。不过,并非这些就没用了,再也不管了。高考以另外的方式重视、考察这些事情本身呢。只是就加分而言,此路不通了。还得靠考试本身。(当然,也不是以前的考试了。)

新高考政策已经开始,初中小学怎么办?

教育改革政策——取消文理分科,执行“3+3”模式。

1

政策要求,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学业程度考试的3个科目,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改革前,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考试科目一共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

 

改革后,改革后高考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剩下的物理、化学、履历、地理、生物、政治六科任选三科进行考试,取消文理科考试区别。

2

引申: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要常态化,黉舍从幼升小便要开始注重培养兴趣、特长

 

虽然以后的高考取消了文艺、科技、体育等特长生的所有加分,这些兴致爱好似乎都不再重要了,其实这是重大误解!

 

家长们必须要了解到:最多两年以后,高考录取将不再区分一本、二本、三本,甚至连考试大纲也要取消,大学的录取将完全按照专业进行,学什么样的专科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直接相关,能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干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就充满乐趣也更容易成功、成才。

 

原来很多家长带孩子学文艺、科技、体育特长主要是为了升学,功利性很强。之后学特长的出发点、目的都会不一般,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所在,家长就会越轻松、越坦然、越自信,孩子今后的出路也越平顺。

 

先行试点新高考的浙江省,每个学生将可填报80个专业,就是要充分挖掘出每个考生真正的兴趣、专长、爱好等的方向,北京及全国其他地方也已经正式确定采取这样的大学录取方向。

 

要想给自己的孩子选到最好的专业方向,最大限度确保孩子从“成人”到“成才”再到“成功”,兴致、特长、爱好的建立必须从小不间断发现、引导和培养,幼升小时就成为开始学校这方面教育培养的起点。

3

周宗源校长说: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金科玉律,刻进了家长的脑海里,也一遍又一遍冲击孩子的耳膜。开明一点的家长,会看重孩子的感受,要快乐地学习,不喜欢的就不会强迫。不过,等孩子大一点之后,难免还是会随大流,疲劳战术、题海战术、特长比拼都来了。意思是,低年级的时候可以多玩,大一点了就该好好学习了。有多少孩子,小时候很开心,到了中学,就压抑郁闷了?有多少孩子,到了青春期了,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多少学生,大学读的专业都是由家长决定或者被家长强行指定的?学习的欲望,学习的天赋,学习的乐趣,都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恶性竞争当中消磨殆尽了。把文理分科的紧箍咒拿走之后,学生的选择范围大了,可以更加舒展。家长的顾虑和限制少了,可以更加从天赋、个性、趣味出发,并且结合日后的生涯规划,有利于扬长避短,张扬个性,也有利于老师的因材施教和大学的选拔录取。

 

卓帆学校从小学开始,就有意打破学科的界限,进行很多跨学科的活动。并且极其看重学生的天赋和兴趣。由于各种担心,怕发挥孩子兴趣和天赋就耽误了所谓的“正事”的,可以放下各种担心了。从兴趣出发,建立渠道,培养特长,这才是正事。

新高考政策已经开始,初中小学怎么办?

教育改革政策——学业水平考试

1

政策要求: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级”或“合格、不合格”呈现。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

 

改革前:九科集中在毕业当年一月份一次性考试,考试作为高招毕业和少数高考专业录取的参考;

 

改革后: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2

周宗源校长说:

 

高考三天各科考试不再是命悬一线的节骨眼。合格性考试是回顾性的,考察高中阶段的学习结果。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之外,另外三科选考科目,还是前瞻性的,是大学录取的依据之一,而且是以等级来表示。应试的色彩淡了很多,回到了通过考试来检查学习的本义。

 

这才是对待考试的正确态度,既不是奉若神明,也不是全盘否定。卓帆学校对于考试和分数,就是这样的执中的态度。这个分寸,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件难事。被考试压迫得太久了,丝毫不敢动弹,任何念头就像是背叛一样。“不能没有考试啊,所以必须应试。”这样的家长真是太可怜了,就像是被绑架的人不敢逃跑反而要维护枷锁一样。希望政策的改变,引导大家的注意力的转移,可以带来温和的态度。一开始就温和的人,才是开明的人。

新高考政策已经开始,初中小学怎么办?

教育改革政策——外语

1

政策要求: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改革前,高考统考时只考一次,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内容;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2

周宗源校长说:

 

如果从初一开始学英语,到大学毕业,就是十年。还有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有几个大学毕业生可以做最简单的英语交谈?有几个大学生,如果去英语国家旅游,可以达到生存水平?平均智力的人,花十年以上的时间做一件事,做得这么垃圾,只能说明方式有问题。社会发展带来的英语热、英语培训产业,以及毕业和就业对于英语的硬性要求,把英语从生活中剥离开来,炒作到天上去了,其实就是一个鸡肋,留着也不是,丢掉也不是。改革后的英语考试方式,更加看重语言的实用性,更加符合学生的差异。

新高考政策已经开始,初中小学怎么办?

教育改革政策——走班制

1

政策要求,考生总成绩除了包括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还包括学生自选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相关意见规定,要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

2

王丽萍(上海晋元中学校长):按照上海市教委的统计,“3+3”大约会产生20种组合。个性化课程、个性化教学是将来的发展趋势。我们学校采取网上走班的形式,通过实体课堂和网上虚拟课堂混合学习互补的形式,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套餐课程,逐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我们今年会根据上海市的改革要求,实现网上走班常态化。

 

李希贵(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我感觉这对于学校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单纯靠学校来应对有很大困难。当然学校也不能消极等待,有一些学校通过改造教室,使空间变得多样化,包括对教师进行重新筛查,研究到底怎么应对今天的学生需求,等等。不是说全部条件都具备了我们才能进行改革。等全部条件配备好了,我们可能错过时机了。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选课走班的方式,对于学生个性化成长、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利,应该尽力推广。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推广起来可能相对容易一些,可以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在农村和边远地区,可能受到较大的制约,那么可以更多地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来弥补师资的不足。国家在教育投入上,也要相应作出考虑和安排。

3

周宗源校长说:

 

走班制,在欧美中小学,早就是常规了。可以对比一下大学。我们看电影,就可以看到美国大学的方式,都是一门课一门课的,来自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人,选了这门课,就上这门课。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他要的是选修这门课,可以得到学分。在中小学,加之是小班,哪怕是英语、数学等学科,都可能是交叉的,例如,四年级的一个学生,英语较差,可能是和三年级的一些人一起学英语,但是数学很好,可能就和五年级的一起了。划分的依据不再是年级,而是水平,学生在某一科,是哪个水平,就去上那个水平的课。一门课的学生,不是全部一个班的,可能是来自很多班的,所以叫走班制。学分制,个性化补习都是配套的。

 

我们的教育,年级是一个最整齐划一的区分,按年级、班级和科目上课,各就各位,就像是工厂里的岗位的安排。跨年级是一件极其稀罕、很难操作的事情。不过,这是学习个性化的趋势。

 

卓帆学校一直以来实行选修课的形式和个性化的教学。选修课有很多。每一门选修课,都是混龄的,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的根据,不再是同样的年龄和年级班级,而是共同的兴趣和差不多的水平。在这个基础之上,还可以再细化,例如对美术感兴趣的,再分为绘画和手工,对葫芦丝感兴趣的,再分为初级班和进阶班。对于语文、数学等等,也看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所以,布置作业是区别对待的。有些需要补课的,提供无偿补课。

新高考政策已经开始,初中小学怎么办?

教育改革政策——综合素质评价

1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2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培养诚信意识,优化社会风气等等。

3

周宗源校长说:

 

很多家庭为孩子苦恼,就是由于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不好,导致亲子关系隔阂严重甚至矛盾重重,甚至会出现熊孩子行为,给父母和整个家庭带来严重的后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太看重知识智力教育了,导致很多孩子在自我认知、群体生活上出现空白甚至缺陷,和周围的家人、老师、同学,和更加广阔的社交场合和对象,难以建立恰当的联系,导致内心和群体都是萧条的,而不是丰富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连贯、配合,才能养育出健全的人。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升学和录取的流程,矫正过去教育的偏颇,促使教育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新高考政策已经开始,初中小学怎么办?

请关注我


多份了解

多个选择

选择大于努力哟~

新高考政策已经开始,初中小学怎么办?
新高考政策已经开始,初中小学怎么办?
新高考政策已经开始,初中小学怎么办?

洪    琴:17763730390,13397374205

周宗源:18229836631

邮箱:yiyang-pa@zfced.com

招聘:yiyang-hr@zfced.com

座机:0737-4625006

地址:湖南省益阳市迎风桥高速路口

网站:http://www.zfced.com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17241470.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