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失语者 音乐: 蔡健雅 – 躲藏的歌手 第8期
如果一个人在未成年时,遭受了太多身边人的恶意,尤其是父母不断的否定和打压。这类人长大后,会对这个天下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外化到个体的表现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是受害者模式,不敢面对冲突,唯唯诺诺,永远都在隐忍,人性的恶在暗地里输送到外界。而另外一种是施害者模式,彻底成为一个暴戾的人,变本加厉地将年少遭受过的打压都释放出来,不断朝身边人下手,恶意攻击他人。毕竟在他的潜意识里,人和人之间只要强弱之分。谁强就有资本去欺负别人,而谁弱谁就应该被欺负。这类人,看似无比上进。但骨子里,推动他往前走的更多是恐惧,悲观,恶毒。因为他觉得只有把别人踩在脚下,自己才不会受委屈,才拥有安全感。
上述这两种模式,会随着一个人自身的境遇以及面对不同的人而切换。也就是说,被原生家庭pua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不是被人pua,就是pua别人。在这个内心暗暗较劲的过程,又会不断激发人性的恶,将人和人之间的斗争,最终上升到一场不是你亡,就是我胜的战争。如果你不幸地遭碰到了冲突的童年环境,受到了原生家庭的迫害,请接收心理医生的专业治疗,不断地走出这样的阴影,如果可以的话,请放下对自己及这个世界的仇恨,学会理解自己,也理解别人吧!你会发现,其实我们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无辜,那么可怜。而别人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不堪,那么罪恶。
不止一个家长问过我:经常鼓励,夸奖,赞美孩子,会不会让孩子过于自信,容易骄傲自满。很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也特别地感兴趣,并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有一个经典理论,觉得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这个理论在心理学领域非常重要,心理学家们想知道它是不是正确的。所以,詹金斯、沃德等心理学家们对此做了各种实验和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正好能对“经常夸孩子,会不会让孩子骄傲自满”的这个问题给出准确的解答,我们来看一下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
1、大部分心理健康的正常人,普遍没有正确的自我观念,他们具有过度积极的自我观念,叫做积极错觉。 有积极错觉的人活得更幸福,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2、有积极错觉的人在工作上更有创造力和领导力。心理学大师班杜拉说:对自己能力的乐观评价,如果跟可能发生的情况差距不是很大的话,这是非常有利的。反而过于真实的评价往往会限制自己的可能性。假如,自我效能感跟真实情况一致的话,那么人们很少会遭遇失败,但是也不会付出额外的努力,去超越平常的表现。
3、有积极错觉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逆境、挫折和痛苦。
4、轻度抑郁的人看待自己更为正确,既不积极也不消极,这叫抑郁的现实主义。但是中度和重度抑郁的人,往往对自己有消极错觉,过于消极地看待自己。
5、积极错觉在儿童期更为普遍,也尤其重要。幼儿是相当自我夸大的。他们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有非常积极的看法。例如,许多孩子期望自己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画家,作家,明星等。儿童进入小学后,这种积极观念开始会逐步消退,但依然很明显。许多成年人将这种积极观念当成可笑而短暂的幼年狂想,但是这种强烈的积极错觉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学家比·约克隆和格林认为,对自身能力的积极错觉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发展。他们说:对自己能力不现实的乐观看法,对自身局限性的无知使孩子尝试更多样化、更复杂的行为,而如果他们更真实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就不会去做这些尝试。这些尝试会让孩子们的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并有可能带来长期的好处。
父母信任孩子,鼓励和兜底,是作为家长的最大作用。这和很多育儿心理学中所讲的,从小被爱包裹,被信任,被支撑的孩子,长大后会更积极更主动,也更愿意探索这个世界,这种自信满满的孩子,我们一眼都看得出来。我们日常接触到很多学生,偶尔难免觉得孩子有些习惯不太好。但这个时候,千万记得“拐大弯”,多想想孩子的好,多表现一些对孩子的偏爱,多夸奖孩子出色的地方,纠正我们下意识的指责。以下是一些细节化的描述:
(1)孩子,你的眼光更好,你来选吧,这样的话要多说。比如:这个孩子很爱画画,审美能力很强。如果家里需要买家具,用什么颜色,样式,都要和孩子讨论,多创造让他们自己独立决定的机会。虽然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作出一些错误的选择,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决策做多了,就更能够提升自己的选择正确率。不同的年龄里,孩子们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决定,孩子要学会承受自己决定的后果,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2)哇,你真的很努力,你做到了,真棒!当孩子们做到一点小成就时,我们给出这样的真诚鼓励非常重要,包括成绩上的进步,手工作业的优点,就算比别人家的孩子差,但是只要他们在不断地进步,我们都要表达夸奖和鼓励,做孩子的第一个粉丝。
(3)宝贝,没事的,我们小时候也有考不好的时候。当孩子考试失利的时候,不在孩子已经被打击的时候,再次追加打击。不去讽刺他们,更不要去否定他们。让孩子知道我们永远坚定地相信他们,爱他们,并接纳他们的一切。
目前,我也在做心理学上的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上述三句话语,分别提升了孩子的自主感,胜任感,安全感。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一定是内心温暖,乐观积极的孩子,而且他们身上也一定带着自信满满的优秀光芒。孩子的成长能被父母看到,被肯定,这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自信的人会坚定地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且能够自己的选择负责,他们不怕出错。教育的过程中,父母陪伴孩子的时候,需要将鼓励教育融入到点滴的成长中。
孩子年纪越小,就越要以鼓励教育为主。人在做事中成长,孩子们也一样。孩子越年幼,越要保护孩子做事的热情。孩子乐于做,愿意做,这比结果更重要。比起事情的“结果”本身,父母和周围环境对“结果”的态度,更能影响幼儿做事的意愿。如果幼儿从小因为外界评价不愿意尝试,能力就无从提高。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们到了必须面对不同的比较时,尤其是出现能力不足的时候,就会导致自我效能感低,孩子们就更不愿意尝试了。此时,做不好,不愿意做,就开始恶性循环。鼓励式教育,是动员一切有利于孩子正向行动的力量,让孩子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1723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