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不抢跑,才华跑得更好
引发全网广泛关注的,是该文件针对“幼小衔接”教育的一系列强硬规定,在水深火热的鸡娃路上,在全民发急的众生相中,来势汹汹,拳拳到肉,不可谓不深入人心。
该文件大致可以综合为以下6点:
1、 幼儿园不得设学前班;
2、 幼儿园不得提早教小学知识;
3、 幼儿园不得部署读写算家庭作业,
4、 幼儿园不得瞒哄大班孩子流失情况;
5、 小学不得放慢教学进度;
6、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搞学前孩子学科类辅导。
总而言之,就是深化幼小合作,斩断校外衔接,让神速往前的教育急刹车,从源头慢下来。
但习惯了快,突然让孩子们慢上去,家长们只怕会更焦虑。
持“唯分数论”教育观的认为竞争无处不在,你不鸡娃,大有人鸡娃。
持素质教育的父母认为,孩子不能沦为招考的傀儡,应该享受快乐的童年。
持中立教育观的,权衡利害,道出问题根本。
幼小衔接作为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是每个孩子、每个家庭必然面临的重大转折期之一,但由于幼小两学段教育实质与教学形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加之校外培训机构泛滥等诸多社会问题,使得幼小衔接这个话题反复被大众聚焦。
被教育洪流裹挟的孩子们,能否还有“慢下来”的权利?
焦虑并非是坏事,说明我们想把孩子教育得更好。只是,娃儿不是商品,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思考教育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尹建莉曾说:“幼儿教育和其它年龄段教育有本质区别,它们不是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的“前后关系”,而是由播种到耕耘,由量变到质变的“因果关系”。”
从教育部开始关注幼儿园大班幼儿流失可以看出如今公办园的艰难处境:
学龄前,家长们费尽心思把孩子塞进公办园小班,好不容易上到中班,家长们便开始盘算着幼小衔接,等到了大班的时候,基本一大半的孩子都转走跑去私立园或者辅导班了。
“生怕孩子跟不上”,是一种极易在家长之间传递的焦虑情绪。
近期有一部热播剧《小舍得》上演了人间真实,蒋欣饰演的田雨岚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学霸,一路把填鸭式教育贯彻到底。孩子从上学到睡觉,一点可支配的自由时间都没有,最终孩子被逼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情绪崩盘,
庄子曰:虚室生白。意思是只有空空的房子才能照进阳光。孩子本身就是那所“虚室”,但现如今的教育模式则把这所空房子塞得太满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著名教育工作者胡华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不是知识储存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立体的生命。他们只有拥有独立思想和人格,内心有美好的期待,才能完成人生这场马拉松的长跑。”
中国画讲究留白,是美学的至高境界。给孩子的教育留白,才能让教育回归本来的面目。
在幼儿园里,规则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规则怎样建立?该如何掌握分寸?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每天只是玩玩而已,根本学习不到幼小衔接过程中应该具备的知识。其实并不然。
真正的幼小衔接是贯穿于整个幼儿园时期的,包括家庭教育。私以为幼小衔接衔接的是心理、习惯以及基础技能的适应力,而不是加减乘除学到了多少,英文单词背熟了几个。
鸡娃教育的衍生与社会现实挂钩,快乐成长也并不意味着不受约束,这不是对峙,而是平衡。
如何助跑幼小衔接?怎样在舆论高压之下,帮孩子平滑过渡?
1
家长层面
热播剧《陪你一起长大》里,拼娃的妈妈们极尽所能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只为了让孩子进入更好的小学,可谓是内卷卷到世界尽头。
剧中四组家庭教育方式不尽相同,更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统一教育模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规律,有的孩子很享受提前学习的快乐,有的孩子接受起来有困难,幼小衔接班也许适合部分孩子,但不适合所有孩子。
很多一年级的老师表示,刚升小学的新生最大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掌握过幼小衔接学习的内容,而是注意力不集中。
上幼儿园之后,家长多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关系到孩子一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除了专注力,自理能力、时间管理、良好的作息都是孩子进入小学之前不可或缺的能力。
有句电影台词:“孩子不是图画册,父母不能只顾着画上自己的色彩。”
作为最了解孩子成长规律的人,父母需要做的是鼓励、呵护、陪伴,让孩子做回自己。
之前大叔做过一期关于幼小衔接的超全攻略,供家长自查:
幼小衔接,家长应该怎么做?不能错过这份最全攻略!(附家长自查表)
2
学校层面
有调查表明,学龄前儿童只有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才能更好的适应学校的各种生活情境。
学龄前小朋友刚开始系统化地学习知识,从形象化的认知,一下子过渡到抽象的符号认知,无法快速吸收是常态,需要教育者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引导才能诱发长久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多组织与小学低年级教师之间的的座谈交流,多利用周边资源因地制宜地实现幼小联动。比如组织:“我要上小学了”等主题实践活动,带大班幼儿参观了解小学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初步建立起幼儿的感性认识,为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助力。
幼小衔接,不抢跑,才能跑得更好。只有家园校协力,幼小衔接才不会变成幼小断层。
放眼当下,升学、学区房、家园矛盾、原生家庭影响……这些都是当代家长的痛点。让父母们恐慌的,是他们目睹和亲历了贫穷代际延续、寒门难出贵子的社会现状,害怕孩子被同龄人甩在身后,输在人生博弈最开始的起跑线上。
一个“累”字贯穿所有人,毕竟,在全民鸡娃的竞赛式大环境下,做到独善其身,很难。教育部此次出台的文件也许不能深层次改变这场由来已久的教育模式,但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和反思。
赵婕曾有句话:“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 求学之路漫漫,除了幼升小,日后还有小升初,中高考,本硕博,甚至未来无边无际的工作与生活。
在孩子的教育之路上,我们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是直接代劳,是放任不管,还是支持辅助,看到这里,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 END –
排版|湖乎乎
插画指导|lara
编辑|南村
图文|乔智大叔
分享到朋友圈
起跑线很短
一辈子很长
不抢跑,才能跑的更好
-大叔推荐1-
关注大叔公众号
后台回复关键词「幼小衔接」
获取给家长的幼小衔接指导手册
-大叔推荐2-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1624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