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要把小升初择校的宝,押在“名额分派”的概率上?
在成长过程中
一起分享专业、实用、风趣的亲子新知与体验
大手牵小手,幸运向前走!
这几天沸沸扬扬的上海新中考名额分配方案,一直在各个家长群里刷屏。手手君昨天分享了《新中考名额分派如何解读?这篇分析最权威也最易懂!》这篇文章,从政策解读的层面,已经说得很透了。
但因为留言、私信提问的太多,所以手手君今天再来补充说几句,作为昨天文章的续篇。对于政策本身的解读,昨天那篇已经很详细了,今天就作为续篇,接着说。
为什么这次连很多幼儿园老母亲都在关心新中考政策?
因为目前来看,中考果然是求学路上的“第一次分水岭”!
虽然公布的上海高中阶段录取率为98%左右,但绝不是说98%的初中毕业生都能念普高,由于“高中阶段”四个字包含了普通高中和中职校。
举个例子,上海中考总人数约7.7万,最后入读普通高中的新生约5.42万人,相当于每10个有上海中考资历的初三生,7个上普高,3个进中职校。
“10进7”听起来不难,但具体到每一所初中可就大不一样了。有的初中100%进高中,何止“10进10”,而且95%进市重点;有的初中可能“10进1”,能进市重点的更是屈指可数。
有人说,是现在家长“心理价位”太高,为什么非要市重点,甚至非要“四校八大”不行?我们读书的时候,区重点不是照样进复旦交大?
对不起,时代真的不一样了!手手君举个高考的最新例子:
“四校”复旦附中——12人清华,11人北大,97人复旦,44人交大,“清北断交”合计168人。
“八大”复兴高级中学——7人复旦,16人交大,“断交”合计23人。
市重点吴淞中学——4人复旦,5人交大,“断交”合计9人。
区重点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原建设中学)——本科上线率98.3%,综评上线率(相当于本来的“一本率”)11.67%
昨天,还有很多人问手手君,初中是选公办还是民办?公办里是菜中好还是牛中好?
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本次政策里主要指四校,也就是上中、华二、交大附中、复旦附中。(上实和上外不在本次政策的讨论范围内)。
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指由区教育局管理的市重点高中,比如南模、格致、建平等“八大”及其他市重点。
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虽然量级不如市重点,但也有自招资格。手手君帮大家整理了一张表,现有的15所名单——
比如,徐汇中学和南模中学都是新中考后具有自招资格的高中,但性质不一样。徐汇中学是以特色普通高中的身份招,南模则是以区属市重点的身份招。
近几年,四校在松江、嘉定、奉贤等郊区办了好多分校,划重点,四校的分校或校区,原则上按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录取政策执行。也就是说,名额分配中有约70%分配到本区的初中,对这些区的学生是很大的利好!
接下来,捋一捋这些名额具体怎么分。
这两天,挺多自媒体已经出了各区学校的详细数据,手手君这里不再赘述。
就说几个关键的点。
除了四校以外,其他市重点要拿出50%-65%的名额进行分配;其中,70%分配到校,30%分配到区。
先说分配到校。
《实施办法》特别规定,要实现区属市重点高中名额分配到校的“全覆盖”,如果名额分配数大于初中学校数,先要保证每所初中1个名额。这个细节,可以说是给人数较少的学校(一般也是相对薄弱的学校)“额外福利”。
举个例子,建平中学每年基本稳定招生480人,假设“名额分配综合评价”比例60%,其中“分配到校”70%,那么就要拿出480×60%×70%=202个名额用于“分配到校”。
那么,浦东有202所初中吗?没有!所以,浦东每一所初中至少可以领到1个建平中学的“分配到校”名额!(注:以上仅为举例,实际比例以当年公布为准)
同理,浦东每一所初中至少还可以领到1个进才中学、洋泾中学、南汇中学、川沙中学的“分配到校”名额!
而且,人数再少的初中,也能确保分到名额。比如,假设黄浦区某校只有50个毕业生,但黄浦有7所市重点高中,那这所初中至少能拿到7个名额,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再摇到几个,再想想浦东某云台初中的9人班……
不过,这些毕竟是极端个例。还是言归正传。
那么,假设某校有200个名额,区里总共150所初中,每所初中分一个,还剩50个。多出来的名额再怎么分呢?要开始玩猫腻了吗?
文件明确规定,按学校当年中考报名人数在全区报名人数的占比进行分配。比如,如果某个初中人数很多,那就很有可能再分到一个。
那么倒过来,假如不够分怎么办?比如某高中有100个分配到校的名额,但区内初中有150所,不够一家分一个,这时就按照均衡、随机的政策进行分配,比如抽签。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亲儿子有没有名额分配上的优惠?比如格致高中能不能多给格致初中几个名额?华二能不能多给前滩紫竹几个名额?
答案是——没有!名额分配到校环节,一切按照规则来,按人数比、按抽签。
而在裸考环节,更是硬碰硬拼分数的,但在自招环节,是不是有可能有倾向性,这就拭目以待了。
以上是“分配到校”,再说说分配到区。
刚才有说过,除了四校以外,其他市重点在用来分配的名额里,有30%是分配到区的。在这个30%里,留给本区的是5%-10%,其余都必须分给另外15个区!注意,每个区都至少要分到一个!
比如,格致中学今年高一要招200个新生,按照政策规定,其中50%到65%,也就是100-130个学额要拿出来进行名额分配。
在这100到130人里,按区分配的占30%,也就是30到39个学额,在格致中学所在的黄浦区可以拿到其中5%-10%,也就是最多不超过4个。剩下的35个在外区分配。
上海总共16个区,每个区至少要有一个名额,至于具体拿到几个,就看这个区当年的中考人数占全市的比例。比如浦东占全市总人数的25%,那就能拿到35*25%=约8个名额。
可能有家长会说,为什么留给本区只有5%-10%的名额?
那是因为,还有那分配到校70%啊!也就是有70到91个名额是留给黄浦区内各所不选择生源初中的。
“分配到区”绝大多数发配外区,相当于原“零志愿”和推优的作用。用大白话说,中考人数多的区,分到的名额就多;中考人数少的区,分到的名额就少。这对于那些优质高中资源相对贫乏的人口大区是喜上加喜!
昨天,还有很多人问手手君,那一个孩子到底能填报几个名额分配的志愿呢?具体怎么录取呢?
手手君就用目前在读小学的孩子为例,不管是读公办还是读民办,都能填2个志愿,一个名额分配到区+一个名额分配到校。
名额分配到区就是以区为单位,依据总分排序按计划录取。学生中考成绩必须排到全区的头部,才能拿到名额,由区内排序录取。
名额分配到校是以初中学校为单位,依据总分排序按计划录取。学生只要在中考成绩在本校排到头部,就可以拿到名额,校内排序录取。
至于其他的具体问题,要等接下来的政策宣布。
其实相较于对名额分配的热议,手手君倒想稍微泼点冷水。
对于绝大多数普娃而言,是遇到自招/名额分配的可能性大?还是裸考的可能性大?
自然是后者。
自招姑且不论,就说名额分配,算是给普通初中的绝好机会,也仅限于年级前列、至少班级前三。
如果一个本身还不错的孩子,冲着名额分配的机会到对口的菜中,可能冒尖的概率是高点。
但风险也是存在的。
首先,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动态的,尤其青春期,同伴氛围影响巨大,万一被同学带坏,厌学网瘾怎么办?
其次,最好的学习时间就是白天在校8小时,纯靠校外提升是很累的;
再次,如果这所菜中有那么十几个同样想法、同样量级的好生源,那冒尖就没那么容易,万一中考时没有被名额分配录取,要和在民办鸡血了四年的小伙伴拼裸考成绩,胜算几何?
如果你的孩子是顶尖牛蛙,自然拥有路线自由;
如果是超级自律的一般牛蛙,选择菜中确实胜算颇大;
但如果是位于中游偏上一点的普娃,则要万分小心,因为很有可能这个名额分配政策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拼的还是裸考。那么选择初中学校时,就要看哪类学校最有可能提高孩子的裸考成绩。
另外,以下三组关系,值得家长们仔细考量:
1.“冲与守”:学校获益和个人获益
一连串的新政,从“入口”和“出口”重塑了初中学校的格局。
从“入口”看,公民同招和民办摇号后,民办初中对好生源的“垄断”成为历史,绝对领先的根基遭到动摇。从“出口”看,新政从顶层设计上降低了单所初中占重点高中招生比例的“理论最大值”,头部民办初中对头部重点高中的“垄断”也将成为历史。
因此,未来几年的初中格局可能发生如下变化:
①头部民办初中的领先幅度减小,但仍有优势。因为它们仍有相对更加“整齐”的生源,更高比例更加重视教育的家长,以及多年积淀的教学管理一整套体系。
②一、二梯队公办初中或成“最大受益者”。因为它们能够吸纳部分原来意向民办的生源,如果叠加好校长抓住机遇、趁势而上,中考成绩有希望再上新台阶。
③薄弱学校底部会抬高,但仍会相对薄弱。
2.“变与恒”:什么才是真正的“护身符”?
摇号后,有家长认为要赌就赌个大的,但也有家长看得比较远,担心万一真的摇中华育了,孩子跟不上怎么办?新政下高中名额分配比例大增,未来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万一分配进了高中四大名校,孩子跟得上吗?
事实上,十多年前,四校就参与过名额分配,结果一些分配进的学生差距实在太大,学校很头疼,学生更痛苦,后来四校就退出名额分配队伍了。
新政下,四校本部虽然享受特殊招生政策,但仍要拿出不低于13%的招生计划“分配到校”;而对于非四校的区属市重点高中(四校分校也归入这一类),新政下更将拿出招生计划的35%~45.5%用于名额分配到校,相当于目前本区名额分配的2到3倍之多,生源结构将彻底改变!
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源结构巨变,相信各大高中已经有所准备,能够采用分层走班等办法,解决“跟不上”的问题。但如果是以放慢进度、降低要求来实现“跟得上”,那么将来还能维持原有的升学率水平吗?
这里面的道理很浅白:政策可以影响你去哪所高中,你也可能因为在更好的环境而有更好的发展。但读书毕竟不是变魔术、做“热玛吉”,你不可能因为“分配”进了优质高中而一夜之间变成学霸!
所以说到底,自己的实力才是学习之路上恒久不变的“护身符”。
说句实在的,小学、初中是可以摇号了,高中也可以分配了,但在可见的将来,重点大学还不可能搞名额分配吧?所以,自己强大了,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3.“虚与实”:综合素质到底有用吗?
此次上海新中考政策努力实现“两全其美”:一方面大幅降低自主招生比例,“只要高中一点头,达到提前批最低控分线就能进”的人数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大幅增加名额分配综合评价比例,给高中50分的决定权,“通过多种方式考察学生的认知、创新、合作等能力和其他综合素养”,“引导初中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培养”。
举个例子,假设明年闵行区A中学拿到3个七宝中学的“名额分配到校”名额,那么按照1:2投档,即A中学在这一批次报考七宝中学的所有同学中,中考成绩前6名的都有资格参加七宝中学组织的综合考查。我们假设6位同学的成绩如下,那么按照规则,最后录取的将是第1、2、6号同学。
由于中考分数段一向密集,综合考查分数越是拉得开,它的决定性作用就越明显;反之,如果综合考查打分极为接近,那么相当于还是中考成绩说了算。
目前,市教委正在对各高中综合考查方案制定《指导意见》,这也是新中考的“最后一个悬念”了。一直被认为很“虚”的综合素质,究竟能否借助新中考“化虚为实”,就让我们继续拭目以待吧!
讲完了“高中怎么招”,我们再来看看“中考怎么考”。
新世纪以来,上海中考的总分和科目已经几次变化。,为落实“减负”要求,减少中考科目,原来50分的政治和4分的体育改为等第制,总分从534分降为480分。
三年后,为落实“健康第一”要求,体育以30分华丽归来,同时语、数、外、理化合卷各从120分涨到150分,总分从480分增加到630分,是630分制中考的最后一年。
实施12年之后,上海中考将在2021年迎来再一次变革,总分从630分增加到750分,计分科目大幅增加。原来只考语、数、外、理、化、体,现在不仅新增道法(政治)、历史,以及被包裹在“跨学科案例分析”名头下的地理、生物,一共四门科目;而且原有的英语科目新增听说测试(人机对话)模块,理化科目也新增实验操作模块。
我们来列表比较一下:
除了肉眼可见的变化外,以下三点影响,其实很重要:
科目数增加后,原有科目的比重全部下降。其中,语、数、外三大门各下降4%,合计下降12%;理化下降7%,虽然操作考2%扳回一城,但仍下降了5%;体育也微幅下降1%。
也就是说,语数外理化五门科目,在旧中考占到95%,但在新中考仅占78%,整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什么呢?那些你看不起的“小学科”,可能成为你中考路上的“绊脚石”。
比如,跨学科案例分析题只有15分,到底花时间复习还是赤手空拳上阵,成为现在不少初三学生面对的“灵魂拷问”。复习吧,好像有点不值当;不复习吧,丢个两三分简直分分钟的事。
要知道,15分的1分和150分的1分是完全等值的。历史丢2分,跨学科丢1分,3分一丢,你还想进第一志愿?
所以,对刚进初中的学生来说,史政地生这些“副课”还是要好好听,基础扎实了,也许两三年后能“救你一命”。而对于更小的孩子来说,有意识地增加一点百科知识是很实惠的事,说不定考点就藏在你小时候看的某本DK上、某部纪录片里呢?
除了被忽视的“科目结构”,还有一笔“文理结构”的账不得不算。
630分旧中考,文(语文、英语)、理(数学、理化)两大阵营各占300分,文理1比1。750分新中考,文科阵营新增历史、道法两员大将,加上跨学科的地理(按15分的一半算),抢下427.5分;理科阵营数学不变,理化(含操作考)分值仍比原来下降,加上跨学科的生物(按15分的一半算),也仅有292.5分。
也就是说,新中考下,文理比从1比1变为接近1.5比1,文科比重明显上扬。这几年奥数明显降温,大语文、大文科开始走红,说明大家的嗅觉都是很灵敏的。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听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中考故事:某某同学考前100天幡然醒悟,主动放弃游戏、上交手机,拼搏三个月,逆袭市重点!新中考后,这样的传奇还能复制吗?
新中考从初三“一枪头”变成了贯穿整个初中。非计分科目(可以理解为过去的“会考”),从六年级下就考第一门信息科技。
注意,不只是分“合格”“不合格”而已,而是分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计入中考总分的科目,历史科目统考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六月,理化操作考试、外语听说考试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的五月。如果考得不好,那么初三中考前,你的起跑线已经比人家落后了几米,这对考试心态是很大的考验。
逆袭的故事永远不会消失,但肯定更难了、更少了。对于晚熟的男娃来说,是不是一个“利空”呢?
总结一下,科目结构、文理结构、考试时间三大变化,对学生提出三大新要求:
① 各科基础要打牢,知识面广一点。
② 偏科翘脚要不得,文理均衡一点。
③ 步步为营每一考,积小胜为大胜。
最后,总结一下。
欢迎你关注 大手牵小手 这个宝藏级的公众号!很多名师、名校长以及鸡娃有道的家长,都源源不断地提供者各种好的方法和资源!记得把大手牵小手 公众号设为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啦!
最后,贴个片尾小广告, 很不错的网易围棋线上课——
如果你想让孩子试试围棋,又不想来回奔波,可以试试网易有道精品课的少儿围棋在线课。孩子可能会比你想象的更喜欢、学得好。何况,尝试的成本还特别低。
平时给孩子报围棋课200-300/小时,这次网易有道精品课的《有道纵横》,推出0基础学习班,3节课看到效果,1周带孩子围棋入门,让孩子坐得住、学得快,原价399元,这次限时特惠,只需要9.9元!
《从“四大名校”到“四大家族”,新中考政策下的魔都名校江湖版图!》
《体育美育的鸡娃时间要重新规划了,不同升学路线怎么选?》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1524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