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正面管教——以处置惩罚学生矛盾冲突为例
正面管教倡导既不惩罚也不骄纵地有效管理孩子
那么当学生发生矛盾时,我们如何既不处罚也不骄纵地去处理呢?
我结合综合应用部分的相关内容,尝试梳理了下处理学生矛盾的流程。
一、退,情绪撤出
我们知道,即便是和谐的班级,学生之间也会发生冲突,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面对学生冲突,最重要的是态度和心理准备。我们需要冷静、冷静、再冷静,正如《正面管教》中提到的“积极暂停”,情绪的撤出是为了让你等到能接通你的“理性大脑”,以避免你用“爬行动物脑”去解决冲突。
发生冲突从表面上看是不好的,但是冲突可以暴露班级日常教育没有触及的方面,恰恰给了咱们在某方面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如果这样看,就能把不利事件变成有益的事件。
二、望,观察矛盾双方
看看双方有没有受伤,看看双方此时的情绪状态,有些孩子可能在矛盾冲突后会哭鼻子或者出现愤愤不平的情绪。所以不单单老师需要撤出情绪,也需要一些时间让矛盾双方也静一静。对于哭鼻子的孩子,跟他一张纸巾,拍拍他的肩膀,说一句:受委屈了,难堪了吧。情绪漫出来的孩子,告诉他先深呼吸,不要急躁,说一句:很生气吧。不要急,我们一起解决。比起道理,人更需要的是安慰。
三、闻,了解矛盾缘由
其实,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矛盾都需要我们去介入,所以我想,后续可以尝试建立一个班级矛盾调解团队,班级里的老娘舅,由学生组成,进行系列培训,持证上岗。当然有时候的确需要我们来介入,那么诚如《正面管教》中说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们处境相同”。不要偏袒一方或试图肯定是谁的错。因为很可能你根本无法判明,你不可能看到所有的事情。“正确”永远是一个观点问题。在你看来的“正确”,至少从一个孩子的角度上来看肯定就是不公平。如果你觉得必须介入,那就一定不要成为法官、陪审员和执法官,你必须一碗水端平,同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比如让冲突双方以及旁观者一起阐述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讲清楚每一个细节,当其中一方在陈述时,另一方要先绝对静音,在一方陈述结束后,另一方再补充或“拨正”,不要同时出现2个声音,否则很容易出现争辩,会再次引发冲突。在整个过程中,作为介入者的我们一定不要急于去评判,急于说理指正,因为即使表达方式是错误的,但是诉求仍然会是合理的。
四、问,聚焦问题解决
在这里,我想穿插和大家探讨下关于沟通的话题。我通过反思自己的沟通以及观察同事们和学生的沟通会发现,我们的沟通往往是单方输出的,就是老师侃侃而谈,学生唯唯诺诺。或者把说话权放给了学生,但是学生一旦说出和自己观念相悖的话来,就会急于进行拨乱反正,进行所谓正确的道理教育,甚至有时还说急了,变成了一通训斥。所以,我越发觉得沟通是有技巧的,并且是可以学习的。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其实也是在提升我们的育人水平。
就比如面对学生的矛盾冲突,一开始我们也会询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冲突,于是学生会进行阐述,但是我们会不会在学生讲到某个点的时候忍不住要进行评判,告诉他这样不对,应该要怎样,如果是想息事宁人的学生这时就会选择点头称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真的信服了,只不过他也摸清了老师的套路,无非就是认错结束。但如果是硬脖子的先生,这时可能还要和老师杠上几句,反而有可能又衍生出新的矛盾。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规的谈话模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怎样的。你可以这么做!这种沟通模式其实关注的是过去,也就是在复盘已经发生的事,通过告知的方式,通过否定他的过去行为以期望解决未来的事,至于效果如何,身处其中的我们大体都知道。
既然聚焦过去不是明智的沟通方向,那么直接聚焦在问题解决上呢?我查询了下,有一个名词叫“ 焦点解决”,大体就是这个思路。它的典型问句例如:你如何看待目前的情况”,“你想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做什么事情可以使事情变好”等,《正面管教》中称其为启发式问题。“焦点解决”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聚焦正向比关注问题更容易带来改变,例外带来解决之道,小步子的启动效应会带来系统的变化。其实这个理念和《正面管教》中提到的很多关键点也是异曲同工的。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双方情绪一直很难平复,无法举行平和地陈述,也可以通过写的方式来聚焦问题解决。
五、切,合适惩戒
当然,既然矛盾冲突已经发生了,那么我们也需要一个方式来画一个结束,该负责的负责,能补救的补救,但是这个方式建议让孩子们自己协商,我们从旁援助即可。《正面管教》里提到,当孩子不回应要求时,往往会回应选择,尤其是当你再给出选择之后加上一句“你来决定”的时候。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14285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