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打乱节奏,南京小升初咋整?

疫情打乱节奏,南京小升初咋整?

01

对于南京小学生家长来讲,这个期末相当混乱,先是疫情管控全面放开,学校开始转线上教学,然后家长、娃儿、老师接二连三“阳”了,网课也停了。


不少学校早早官宣“本学期讲授工作结束”,有的通知期末考试取消,有的通知开学再考。娃低年级,家长无所谓,大家母慈子孝,皆大欢喜,不卷啦!


升初的家长则有点焦虑,尤其是听说有名校已启动小升初登记,另有一线民办学校已启动优录,怕错过时机。


但期末考成绩没有,三好生、优秀生评比也没定,经过一个春节的人员流动,开学后还不了解是什么情况……一想就头大。

少了一学期的成绩会不会对择校有作用?今年小升初要怎样准备?今天就给大家理一理小升初那些事儿——

02

小升初最重要的是肯定入学方式。


目前,南京小升初入学方式大概有以下6种,不同方式准备工作也不一样。
(一)公办学区入学
这种入学方式不需要家长们太多准备,前提是要有一套学区房,同时关注2023年本区的招生政策。但需注意:

  • 户籍审定
    应届小学毕业生应具有所在施教区户口,其户口原则上应与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 在同一户籍,且户籍与实际常住地、产权证(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持有者为毕业生的法定监护人)三者一致。
  • 落户时间

2023南京小升初政策,进群交流

(二)一贯制学校直升


一贯制学校,即从孩子入读小学的那一天,就基本确定读什么初中,没什么升学压力,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升学变动,省心不少。
之前有些一贯制民办校初中部是拿出一定比列,稳住本校小学部的优质生源,比如仙外、育英二外、南师江宁、金中河西等校直升比例据说高达70%以上。其中仙外,每年会有不少学生升南外,还有些学校都会给自己的小学部一个直升比例。
而如今,民办缩招大背景下,一些一贯制民办学校自己小学部直升初中的学位都供不应求,小升初时只有不对外开放“摇号”名额。


以下这些学校是南京九年/十二年/十五年一贯制民办校,只要已经在里面入读小学,基本不要为小升初花太多心思。



建邺:金中河西、河西外国语学校


栖霞:南外仙林、南京时代双语学校(泰晤士)


雨花:南外雨花国际学校、南京民办(一中)实验学校


江宁:南师江宁、南外方山、南京汤山威雅实验学校、南京宇通实验学校、南京博颂学校、南京赫贤学校
浦口:苏杰学校、汉开书院、书人实验学校


江北新区:育英二外、南京实验国际学校(江北校区)、南京明道学校、南京金地未来学校、南京安生学校(托马斯)
六合:六合励志学校


高淳:南京武家嘴实验学校
虽然这些是“比较明确”的直升路径,也要看下具体班额,比如有的一贯制学校小学部每年级是6个班,初中部每年级才2个班。在民办缩招的大趋势下,即便学校想让小学部的孩子全部直升初中,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三)摇号入学
参与小升初摇号需要本区/本市户口,摇号入学即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的学生进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完全是凭运气入学。
小升初的学生可在民办初中、热点公办初中和南京外国语学校中最多选2所报名。
小升初的摇号报名组合有以下几种选择:
(1)2所民办初中

(2)2所热点公办初中
(3)南外+1所民办初中
(4)南外+1所热点公办
(5)南外
(6)1所民办初中

(7)1所热点公办初中
根据2022年的摇号政策,摇不中也不怕,各区依然保底。如果摇上了,需按时到被派中学校现场确认,否则将会被统筹入学(江宁区放弃也可回原施教区就读),孩子可能会上到比现有学区配套校更弱的学校
2022年民办学校的招生名额出现了明显下降,还有部分学校停招,摇中概率普遍降低。
家长需要在招生季之前,确定好孩子的目标校,关注学校的招生简章以及该校所在区的招生政策,准备好相应的报名材料,不要错过报名节点。
(四)自主招生(优录)
南京小升初没有统一的入学考试,有部分学校会拿出一些名额用于自主招生,主要目标是招录成绩优异的孩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优录”。
近几年教育政策缩紧,优录的消息是比较隐蔽的,学校也不会公开,家长们需要多多关注家长群信息,提前帮孩子准备简历。
从要求来说,学校主要关注平时的素质报告书和一些相关证书。素质报告以四年级到六年级上学期为主,这个学期末没有成绩也不用担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证书包括校内荣誉证书和校外证书。
  • 校内荣誉证书:
    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
  • 校外证书:
    全国性竞赛证书>省级证书>市级证书>区级证书>校级证书
    单科竞赛证书>综合性素质证书>单项证书≥特长证书
通过这种方式入学,一般需要四五年级开始准备,现阶段可以做的是:
(1)学有余力参加竞赛,努力拿到各种证书
(2)整理孩子的奖状,留好原件,电子版存档

(3)了解初中入学相关信息,选定自己的目标校
(4)招生启动普遍都在寒假后,提前准备简历

(五)统筹入学

统筹就是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在离居住地3公里范围内就学,一般来说,遇到以下3种情况需要面临统筹:
(1)户籍审核不通过,特殊情况
(2)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3)摇中了学校但是放弃该机会,接受统筹
随迁子女登记入学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南京市中学就读,其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应在南京市暂住地已实际居住满一年,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可向南京市暂住地区教育局提出就学申请,同时提供以下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1)家庭户口簿和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身份证;
(2)监护人在本区连续居住满一年的居住证;
(3)在宁缴纳连续且满一年的社保或满一年的营业执照;
(4)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关证明材料;
(5)出生证及预防接种证等证件
各区随迁子女招生政策不同,详情关注2023年各区义务教育入学政策。
(六)艺术团招生

每年小升初也有一些学校招收特长生,大家可以参考一下2022年的青少年艺术团招生简章,了解一下招生要求。这一入学方式就需要孩子有相关特长,在小学阶段参加相关的比赛取得证书。

03

以上6种小升初入学方式,除了统筹入学,都需要提前进行规划。


买学区房最好提前一年落户,自主招生最晚五年级要开始准备,如果是民办一贯制学校直升,在选小学时就要做好规划。

真正到小升初这一年,就需要了解升学时间点,参考往年的升学时间轴,明确每个阶段需要关注哪些政策,准备哪些材料。

2023年小升初最新信息我们会在家长群里分享,有需要的家长可以扫码,小爱老师拉您进2023南京小升初信息群,与更多家长交流——

在南京,初中非常重要,承上启下,直接决定了孩子上什么高中,从而决定了教育路径。

(延伸阅读:《在南京,怎么选择初中?》

所以,多了解信息,补齐“关键拼图”,不错过关键节点,才能做出适合孩子的最优选择。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13274831.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