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期】高中数学信息化讲授的高效策略探析

作者简介:
秦凤祥 原曲江二中教员。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获重庆市“优秀指导教师”;、年获渝北区“优秀班主任”;年获得西安市曲江新区教学创新型大赛“一等奖”;年获得西安市教学创新型大赛“三等奖”;年获渝北区高中精品课大赛“三等奖”;年获渝北区育人精彩瞬间“二等奖”;、、、年,共四次获得两江中学“优秀党员”;、年,共两次获得两江中学师徒结对“优秀学员”;、、、年,共四次获两江中学“优异教师”;在学校平时组织的教师基本功大赛、灵动课堂杯复习课大赛、班主任论坛、中高考解读等活动中,共获得3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教育教研上,①由中国发展教育金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行动研究”担任主研之一。年完成陕西省省级课题“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几何画板在高中数学的教学”;②在国家各类期刊中发表论文7篇。
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的高效方略探析
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讲授教材知识层面上,而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及其他方面综合能力,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恰为素质教育的深度推行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把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革新,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型,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掌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一能力解决问题.鉴于此,教师应将信息化教学贯串于整个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摒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构建崭新的教学体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 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在没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是利用黑板和课本来为同学们讲解理论知识,但是对于高中的同学们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办法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就会使他们在课堂上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如果能够在现在的教学课堂上利用信息化教学的话,就能为同学们更加直观的展示数学内容,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图像和视频表达出来,这样同学们也能更好地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有利于扩展自身的视野,活跃自身的数学思维。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同学们搜集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料,从根本上点燃同学们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更加活跃,教学内容自然也会更富趣味性。同时,利用信息化教学可以节省教师写板书的时间,这样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和交流,利用这种方法,在无形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可以更好地尊重同学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提升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教学质量大大提升。
2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数学本就来源于生活中,是生活实际的总结和概括。由于部分教师的教育理念过于传统,课堂上一直使用固化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无法有效提升学生数学能力。为了有效解决这种教学问题,教师可以应用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数学生活化学习情境,结合多种教学内容,有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这部分数学内容的教学为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创设具有真实性的数学学习情境,借助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观看正棱柱、正三棱柱和正三棱台的图片,运用动画为学生展示这些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接着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并给学生提出小组任务:这三个图形的表面由哪些平面图构成?可以应用纸片来制作这个立体图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其表面积的求法。之后,学生会细心观察图片,动手制作立体图形并在小组内部相互讨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且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设计数学延伸问题,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列举一些其他的物品进行表面积的计算等。通过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有助于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3 借助网络检索,搜集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师开展教学所能运用的教学材料,教学资源的多少会对教师教学的课程容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过去,受限于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很多欠发达地区的教师缺乏充足的教学资源,其在进行教学时只能使用教科书作为主要的工具,而随着学生学习的进行,教科书上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使得一些教师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也已经在全国范围得到了普及,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互联网检索的方式去搜集教学所要用的教学资源,进而实现教学资源的丰富化。在其中,教师可以搜集的教学资源有很多,可以是其他教师的优秀教案,也可以是一些经典的例题习题,还可以是一些趣味化的数学史内容或者典故。例如,在进行“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所需的教学资源。在其中,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检索的方式,搜集一些本课相关的优秀教案或者课例,以其为参考进行教学设计的构建。在完成基本教学框架的构建之后,教师就可以着手进行一些趣味教学内容的检索。在完成教学内容的检索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其融入教学设计中。
4 融入信息技术,实施分层教学
新课改以来,高中数学教育工作便开始重视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希望能够借此促进班级整体学生的共同进步。然而,传统课堂未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分层不仅缺乏准确的数据分析,进而在实际操作起来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此外,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利用“题海战术”对学生进行教学,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大量的习题下掌握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这种方法确实有效,但却效率低下,甚至容易使得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对此,教师要科学融入信息技术,将班级学生按照成绩、课堂状态、分析能力等进行数据整合,并以此对学生予以科学有效的分层指导。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互动平台,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这一过程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同时也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对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5 课中丰富资源,拓展课堂内容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围绕数学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资料的补充,传统技术基本是以备课为主,即教师备课的资源决定了教师课堂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堂的容量。采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快速提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开展知识拓展工作。以《随机事件的概率》为例,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随机事件的计算方式和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内容。这一章节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备课阶段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基本是以完成课堂例题为主,其目的是通过课堂例题学生掌握知识点即可,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事实上,在随机事件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教材中的例题和教师提供的简单例题内容感觉到枯燥无味,因此想了解高考题型中的随机事件的概念知识考核方式和型,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的优势,在学校电脑上在线搜集关于随机事件概率关的试题,将五年内全国卷一和全国卷二关于随机件的高考题型进行快速的整理并提供给学生,鼓励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高考题型,通过这种方式既丰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让学生感受到了高考题型的内有效提升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6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生生的线上线下交流与反思
在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探索中,我们相应的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不受限制的学习资源共享模式,能使得他们学习得更好。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把教学的内容与资源收集起来,然后以网络的形式把它传送给本班的学生们,让他们提前做好预习准备与课后的巩固练习。当然给学生们的预习课件与正式的教学课件内容有点差异,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在班级内建立QQ群、微信群等形式,把交流和讨论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意见与学习的经验,能使得学生们更加精准地了解自己的学习问题,能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更上一层楼,使得学生们更好地进步,使得他们的数学能力素养得到提高,而且也能让学生们全面发展自身的优势,从而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促其发展,有利于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发展。
如今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教育方面,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泛资源方面更需要大量的内容来填补无法用常规方法展的认可。相比于高中的其他科目来说,数学在信息化示的数学模型等教学资源。作为教师也应该制作一些自己的关于教学的信息化资源,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时得到应有的反馈,提高学生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书艳.论数学翻转课堂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结合[J].花炮科技与市场,(4):280.
[2]蒋世信.高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14):28.
[3]陈晖.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1):57-60.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1324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