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讨厌上学怎么办?——侧面管教(5)
“ 孩子正在经历的每一个挑战,本来都是他们学习的好机会。
而每一个挑战,也是你教导孩子发展为一个优秀的人的好机会。”
文 小易
1
一、几个正面管教工具
“ 孩子讨厌上学,对进修没有热情,怎么办呢?”
不少家长都有这个题目。
别着急,这期课程学到几个侧面管教工具就可以用起来。
在了解什么叫“启发式提问”之前,先认识它的反面——简单粗暴的告知和命令。
很多家长喜欢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好比:去洗手!去吃饭!
因为相比起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理论,直接告诉他怎么做会省事很多。
包括我自己,为了“省事”,也会犯这个毛病,经常用“命令”的语调和孩子说话,而不是引导他思考,虽然我知道孩子其实是挺爱思考的。
其实这种“省事”换来的是更大的“贫苦”。
因为你用这种方式和孩子说话,孩子就会把你说的话当成说教,把你隔离在他的天下之外,你所说的所有的话,孩子都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今天,我就无意识使用了这个工具,孩子自我思虑后的行动,是让我很吃惊的。
下午,小宝贝午觉起床后,外婆说带他去楼顶的天台玩。他很高兴,双手拿着打鼓的棍子,同时又抱着小鼓,跟着外婆走。
但是要爬楼梯,他双手抱着小鼓,走不了楼梯,我看到了,说:你这样抱着小鼓爬不了楼梯哦,要怎么办呢?
他停下来,想了一会,把小鼓放到地上,然后提起小鼓边上的绳子(另一只手还是拿着棍子),一边说:这样子提起来走!
然后真的自己爬楼梯上到天台去了。
他还不到2岁,有这样的反应我挺吃惊的,这也表明孩子其实是非常乐意自主思考的,作为家长应该要保护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
回到上学这件事,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孩子自己乐意上学,喜欢上学,否则就算父母用其他方式强迫孩子上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在“启发式提问”之前,还有一个工具叫“纠正前先连接”。
简尼尔森博士曾经说过,当孩子们感觉更好的时候才能做得更好。
怎么让孩子感觉更好呢?
需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和关心。
我很喜欢“连接”这个词,这个词用在亲子关系里面,其实就是一种相互之间的”爱“。
当孩子感觉和父母之间关系很亲密,彼此之间有爱的连接时,他们会感觉很有安全感,很有归属感。
当孩子有这样的底气支撑的时候,就特别勇敢做自己,“持宠而娇”这个词语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他们知道,在他们的生命中,在他们不断学习、探索和成长的过程中,你永远都会在那里,永远都会支持他们。
当孩子们感受到这种连接时,就会非常愿意配合和合作。
2
二、实际应用
两个正面管教工具“纠正前先连接”和“启发式提问”,在实际中如何运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孩子放学回家,情绪不高,跟你抱怨学校的同学、老师。
首先,你可以什么也不说,等孩子说完。
这时候孩子的内心会觉得:哦,我被听到了。
这一步,是简单的倾听。
然后不管孩子抱怨什么,你都可以这样说:听起来太不容易了,怪不得你这样生气(伤心),可以和妈妈多说说这件事吗?
也可以分享一个自己童年时期类似的事情,说说当时自己的反应和处理的结果,这样会更让孩子感同身受。
这一步,是认可孩子的感受,就能建立起连接,能鼓励到孩子,孩子就能打开心门和你分享。
这时候,就可以开始使用“启发式提问”。
孩子的行为、他正在做的事儿,就是他的决定。
只是很多时候,孩子并没有意识去思考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只是用行动来表明他的决定。
所以,可以这样问他:怎么啦?发生什么事了,能跟我多说说吗?
作者强调,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家长的情绪一定是带着“好奇心”想要帮助孩子。
孩子不想上学时,你可以这样问孩子:告诉我为什么不想去上学呀?你不想上学(其他事物可以代入)的3个原因是什么?
这时候,孩子可能给出天马行空的答案,比如学校的闹铃太响了,教师的楼层太高了,老师太凶了,同学爱开自己玩笑等等,这些答案可能在大人看来不值一提,但是在孩子看来就是大事。
为什么要问这么精准?
如果只是问他为什么不喜欢上学,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问题,孩子们很可能会回答说:我不知道!
更精准的提问,就可以得知更精准的答案。
一旦孩子说出原因,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这时候,孩子就会特别乐意配合。
孩子正在经历的每一个挑战,其实都是他们学习的好机会。
而每一个挑战,也是你教导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的好机会。
3
三、小结
当孩子不想上学时,可以用下步骤:
1、跟孩子进行情感连接
2、认可孩子的感受
3、分享自己在类似或者相同情况下的曾经的经历
4、然后再引入启发式提问
如果这时候孩子没有回复,可以再次回到第一步“跟孩子进行情感连接”。
作者:小易
是90后新晋宝妈,也是7年通讯技术工程师
是健康减脂教练,也是健康水果、传统月饼宣传者
热爱学习、读书、思考,也热爱写字、做图、还有睡懒觉~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1028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