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式”育儿毁掉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

最近爸爸妈妈的朋友圈里开始盛行一个词:心情式育儿。

 

父母养育孩子时,全凭心思。

 

心情好了,就给孩子一颗糖,宠一下;心思不好,就给孩子一巴掌。

 

代表人物是杨烁。

 

前不久这位“霸道总裁”杨烁上《爸爸去哪儿6》,他的“心思式”育儿在育儿圈火了一把。

 

比如,从下车走到房子的过程中,杨烁不竭挑儿子毛病。

 

儿子衣服袖子有点长,他不去帮孩子挽一下,而是“能挽好吗?”“包背好了!”




前一秒还是一脸威严地要求孩子,下一秒看到一个风景不错的所在就变成暖爸,提出跟儿子一起拍照留念。
 
而孩子也只能一脸无奈地自愿“营业”。
 
拍好照后,这位严父又持续对儿子各种“看不顺眼”。
 
他们选的是海拔最高的房子,整个过程,杨烁不仅没抱儿子,还始终在催促,“要是我先跨进门槛,你就从头再走一遍。”




两人到了房子附近,杨烁又开始“宠”儿子,感叹地问儿子“美不美”。


杨烁的心情式育儿,让众多网友提出质疑,甚至很多公号开始炮轰像杨烁这样“随心所欲”的父母。
 



对比打压教育,“心情式”育儿不仅让娃儿害怕,同时还让孩子神经变得异常敏感。
 
因为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下一秒对着自身的是“糖”,还是拳头。
 


Part

1



确实,“心情式”育儿对娃儿必然造成伤害。
 
我们指出、甚至指责爸爸妈妈“心情式”育儿时,考虑到了对娃儿的伤害,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他们为什么生气,为什么无法忍耐,他们的急躁从何而来?
 
我们知道,“心情式”育儿在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常见了。
 
尤其是出现在妈妈与孩子之间。
 

好不容易给孩子穿戴整齐准备去学校,下一秒孩子就把牛奶撒了满身都是;

下班回家很累,很想清净一下,但孩子一直吵不停

……



在一篇话题文章底下,一位妈妈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心情式”育儿:


有时候真的太累,太累了……都在体谅孩子需要爱,需要呵护,可是谁来呵护妈妈呢?谁替我分担情绪?
 
北京昌平,年仅7岁的宇博患上了噬血细胞综合征,为了治疗已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而后续费用更是多达50多万。





宇博妈妈压力特别大,在医院每天要好几千块钱。
 
可他们的家庭,实在没那么多钱。
 
更糟糕的是,宇博不愿意配合治疗。医生给他做检查,他不让碰不让摸,非常抗拒。
 
甚至还赌气地对妈妈说,“别给我治了,我也不不想活了。”
 
妈妈一怒之下,打了他两耳光。下一秒,妈妈就悔得肠子都青了。
 
第二天重提此事,妈妈哭着说:“孩子都成这样了,我还打他,我自己后悔得要死,我插死自己的心都有了。


“心情式”育儿毁掉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


你看,很多时候,打在儿身,同在娘心。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情绪的自动模式”,即语言、行动会在一定情境下不由自主地跳出来。
 
有时父母不是真的想责怪、打骂孩子,心里想着对孩子要温和一点,让他知道错误就好了。
 
但事实往往是,父母在那种崩溃与焦灼中,受到“情绪的自动模式”控制,导致说出言不由衷的话,甚至动手打孩子。
 
事后又陷入精神折磨当中。
 
“每次打完孩子,回想起来真想抽自己一顿,我真的是个没用的妈妈,太失败了。”




Part

2



 父母,尤其是妈妈,总是控制不住情绪脾气,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人承受得太多了。
 
《爱情保卫战》有一期,丈夫控诉妻子生孩子后性情大变,以前温柔体贴,现在暴躁易怒。
 
但妻子的解释很简单:
 
老公不帮忙照看孩子,自己太累了。
 
“心情式”育儿毁掉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


妻子经常一个晚上起来三四次喂奶、哄孩子,有时一起来就坐到天亮。
 
而丈夫就一句话:我起不来。
 
可想而知,在育儿方面,妈妈们所受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是夫妻二人的同心协力,无论是赚钱养家,还是教育孩子。


只有一人负责的家庭教育,怎么会不发展成“心情式”育儿呢? 


在这方面,贾静雯是人生赢家。
 
《妈妈是超人3》里,年近45的贾静雯,虽然生育了三个孩子,却一直洋溢着一股幸福温柔的气质,这和丈夫修杰楷的呵护脱不了关系。





日本一位公立医院的医生吉田穗波,在带着5个娃的情况下,用了半年时间就考上哈佛。
 
有人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给各位宝妈分享了几点,我认为有两点是值得大家参考的。


第一点是不追求“完美妈妈”


以前吉田穗波会认为“孩子的饭菜一定要爸妈亲手做”,后来她觉得事事要求妈妈做得完美,那么时间跟精力根本不够。
 
最后她决定周一、周四做饭,周二、周五吃前一天的剩菜,周三简单吃点或外出就餐。
 
如此一来,节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做其他事情。




第二点是精力不够就请外援。

事情超出了精力范围,就应该请外援,比如求助父母或者请保姆,不要一个人扛着。


每一位爸爸妈妈,都被生活和带娃压得喘不过气来,只有拥有了更多自我放松的时间才能够平复心情,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而不是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




Part

3



有宝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因为儿子太调皮,我一时没忍住自己的情绪,给了孩子一巴掌,结果导致孩子流鼻血了。
 
一边给孩子止血,一边哭着对孩子说对不起。
 
结果,孩子没哭,沉默一会儿之后对我说,“妈妈,我不怪你。
 
你看,孩子虽然调皮,其实他们都爱着自己的爸爸妈妈。


就算是受了伤害,也依然爱你如故。
 
灾难演习,孩子当了真,以为真的出了危险,哭着说要回家,很担心妈妈。哭着和老师确认了几次妈妈没事仍十分担心妈妈。





妈妈在学校旁边开了一个小卖店,每天工作都特别辛苦,孩子放学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给妈妈揉腿。
 



这个孩子耳朵残疾,听不见世界的声音,当地上助听器听到妈妈的声音时,他愣了愣,随后妈妈的一句“我爱你”,宝宝就憋着嘴想哭了。
 



这位爸爸可能因为太累了地铁里睡着了,而孩子则用小小身躯撑起爸爸的沉重身躯。



 
也许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全心全意地爱着你。
 
我们都知道,生活不易,有负面情绪很正常。
 
但负面情绪往往就像是一个恶魔,它会教唆你伤害你的孩子,又让你痛恨自己对孩子造成伤害,摧毁你的心理防线。
 
所以,不用心情去主导自己的生活,更不要用心情去主导教育。
 
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应该学会控制好情绪,自己的情绪自己去承担。
 
当你被负面心情所主导时,请想想孩子对你的爱。
 
孩子们懂的不多,他们只知道爱爸爸妈妈,所以,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情绪的“替罪羊”。




璇紫父母大课堂

1、如果您的孩子作业不认真,成绩不理想,请在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快乐学习”。

2、如果家庭亲子关系有待改善,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家庭教育”。

3、如果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性表现,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注意力”。

4、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案例,学习亲子教育技能,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案例分析”。

5、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少儿心理健康知识,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心理咨询”。

6、如有你有其它关于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问题,请立即联系:




“心情式”育儿毁掉的何止是孩子,还有父母!

“心情式”育儿毁掉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

最近爸爸妈妈的朋友圈里开始盛行一个词:心情式育儿。

 

父母养育孩子时,全凭心思。

 

心情好了,就给孩子一颗糖,宠一下;心思不好,就给孩子一巴掌。

 

代表人物是杨烁。

 

前不久这位“霸道总裁”杨烁上《爸爸去哪儿6》,他的“心思式”育儿在育儿圈火了一把。

 

比如,从下车走到房子的过程中,杨烁不竭挑儿子毛病。

 

儿子衣服袖子有点长,他不去帮孩子挽一下,而是“能挽好吗?”“包背好了!”




前一秒还是一脸威严地要求孩子,下一秒看到一个风景不错的所在就变成暖爸,提出跟儿子一起拍照留念。
 
而孩子也只能一脸无奈地自愿“营业”。
 
拍好照后,这位严父又持续对儿子各种“看不顺眼”。
 
他们选的是海拔最高的房子,整个过程,杨烁不仅没抱儿子,还始终在催促,“要是我先跨进门槛,你就从头再走一遍。”




两人到了房子附近,杨烁又开始“宠”儿子,感叹地问儿子“美不美”。


杨烁的心情式育儿,让众多网友提出质疑,甚至很多公号开始炮轰像杨烁这样“随心所欲”的父母。
 



对比打压教育,“心情式”育儿不仅让娃儿害怕,同时还让孩子神经变得异常敏感。
 
因为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下一秒对着自身的是“糖”,还是拳头。
 


Part

1



确实,“心情式”育儿对娃儿必然造成伤害。
 
我们指出、甚至指责爸爸妈妈“心情式”育儿时,考虑到了对娃儿的伤害,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他们为什么生气,为什么无法忍耐,他们的急躁从何而来?
 
我们知道,“心情式”育儿在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常见了。
 
尤其是出现在妈妈与孩子之间。
 

好不容易给孩子穿戴整齐准备去学校,下一秒孩子就把牛奶撒了满身都是;

下班回家很累,很想清净一下,但孩子一直吵不停

……



在一篇话题文章底下,一位妈妈这样解释自己为何“心情式”育儿:


有时候真的太累,太累了……都在体谅孩子需要爱,需要呵护,可是谁来呵护妈妈呢?谁替我分担情绪?
 
北京昌平,年仅7岁的宇博患上了噬血细胞综合征,为了治疗已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而后续费用更是多达50多万。





宇博妈妈压力特别大,在医院每天要好几千块钱。
 
可他们的家庭,实在没那么多钱。
 
更糟糕的是,宇博不愿意配合治疗。医生给他做检查,他不让碰不让摸,非常抗拒。
 
甚至还赌气地对妈妈说,“别给我治了,我也不不想活了。”
 
妈妈一怒之下,打了他两耳光。下一秒,妈妈就悔得肠子都青了。
 
第二天重提此事,妈妈哭着说:“孩子都成这样了,我还打他,我自己后悔得要死,我插死自己的心都有了。


“心情式”育儿毁掉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


你看,很多时候,打在儿身,同在娘心。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情绪的自动模式”,即语言、行动会在一定情境下不由自主地跳出来。
 
有时父母不是真的想责怪、打骂孩子,心里想着对孩子要温和一点,让他知道错误就好了。
 
但事实往往是,父母在那种崩溃与焦灼中,受到“情绪的自动模式”控制,导致说出言不由衷的话,甚至动手打孩子。
 
事后又陷入精神折磨当中。
 
“每次打完孩子,回想起来真想抽自己一顿,我真的是个没用的妈妈,太失败了。”




Part

2



 父母,尤其是妈妈,总是控制不住情绪脾气,说到底,还是因为一个人承受得太多了。
 
《爱情保卫战》有一期,丈夫控诉妻子生孩子后性情大变,以前温柔体贴,现在暴躁易怒。
 
但妻子的解释很简单:
 
老公不帮忙照看孩子,自己太累了。
 
“心情式”育儿毁掉的不仅是孩子,还有父母!


妻子经常一个晚上起来三四次喂奶、哄孩子,有时一起来就坐到天亮。
 
而丈夫就一句话:我起不来。
 
可想而知,在育儿方面,妈妈们所受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是夫妻二人的同心协力,无论是赚钱养家,还是教育孩子。


只有一人负责的家庭教育,怎么会不发展成“心情式”育儿呢? 


在这方面,贾静雯是人生赢家。
 
《妈妈是超人3》里,年近45的贾静雯,虽然生育了三个孩子,却一直洋溢着一股幸福温柔的气质,这和丈夫修杰楷的呵护脱不了关系。





日本一位公立医院的医生吉田穗波,在带着5个娃的情况下,用了半年时间就考上哈佛。
 
有人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给各位宝妈分享了几点,我认为有两点是值得大家参考的。


第一点是不追求“完美妈妈”


以前吉田穗波会认为“孩子的饭菜一定要爸妈亲手做”,后来她觉得事事要求妈妈做得完美,那么时间跟精力根本不够。
 
最后她决定周一、周四做饭,周二、周五吃前一天的剩菜,周三简单吃点或外出就餐。
 
如此一来,节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做其他事情。




第二点是精力不够就请外援。

事情超出了精力范围,就应该请外援,比如求助父母或者请保姆,不要一个人扛着。


每一位爸爸妈妈,都被生活和带娃压得喘不过气来,只有拥有了更多自我放松的时间才能够平复心情,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而不是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




Part

3



有宝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因为儿子太调皮,我一时没忍住自己的情绪,给了孩子一巴掌,结果导致孩子流鼻血了。
 
一边给孩子止血,一边哭着对孩子说对不起。
 
结果,孩子没哭,沉默一会儿之后对我说,“妈妈,我不怪你。
 
你看,孩子虽然调皮,其实他们都爱着自己的爸爸妈妈。


就算是受了伤害,也依然爱你如故。
 
灾难演习,孩子当了真,以为真的出了危险,哭着说要回家,很担心妈妈。哭着和老师确认了几次妈妈没事仍十分担心妈妈。





妈妈在学校旁边开了一个小卖店,每天工作都特别辛苦,孩子放学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给妈妈揉腿。
 



这个孩子耳朵残疾,听不见世界的声音,当地上助听器听到妈妈的声音时,他愣了愣,随后妈妈的一句“我爱你”,宝宝就憋着嘴想哭了。
 



这位爸爸可能因为太累了地铁里睡着了,而孩子则用小小身躯撑起爸爸的沉重身躯。



 
也许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全心全意地爱着你。
 
我们都知道,生活不易,有负面情绪很正常。
 
但负面情绪往往就像是一个恶魔,它会教唆你伤害你的孩子,又让你痛恨自己对孩子造成伤害,摧毁你的心理防线。
 
所以,不用心情去主导自己的生活,更不要用心情去主导教育。
 
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应该学会控制好情绪,自己的情绪自己去承担。
 
当你被负面心情所主导时,请想想孩子对你的爱。
 
孩子们懂的不多,他们只知道爱爸爸妈妈,所以,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情绪的“替罪羊”。




璇紫父母大课堂

1、如果您的孩子作业不认真,成绩不理想,请在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快乐学习”。

2、如果家庭亲子关系有待改善,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家庭教育”。

3、如果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性表现,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注意力”。

4、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案例,学习亲子教育技能,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案例分析”。

5、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少儿心理健康知识,公众号内回复关键词“心理咨询”。

6、如有你有其它关于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问题,请立即联系: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10257059.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