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我把同学们在从心课程里发的评论,都归到#从心课程感悟#里,同时我决定贴上“原创”标签,这样别人没办法随便拿去。我以后会多多分享她们的谈话。“从心理解孩子”22秋季班的报名工作已经结束。请关注“诚淀”微信服务号,2023春季班的报名工作大概过了中国新年就要开始了,具体听诚淀君的昂。
今天我发一些同学们对一个问题的讨论。看看诸位读者是只看题面还是能抓住讨论的重心。
问题:有专家说,孩子是有天然的自我发展系统的,父母不过多控制和干涉,孩子就会发展的很好,其中也举例子玩手机沉迷游戏的问题,限制让手机和游戏变得更香。我女儿一岁10个月,比来她对手机很感兴趣,会沉迷的在探索手机的解锁,按键,滑动这些操作的体验尝试。我有点迷茫,应该适当地允许孩子探索吗?别的有经验的同学怎么看?这事情应不应该给孩子设立界限?
我也想分享一下zack老师的微博内容,类似但不一致,但像师傅说的,紧急的不是答案,而是思考路径(大年三十的懒一下)。
我觉得我的关注者们,还是非常开明的。不任何一个人跳出来说给孩子美甲,染发不好。
这种理解和接纳的能力,其实是怙恃很重要的基本素养。
昨天一只手的甲片是她自己弄的,另外一只手则是我看了几个视频参照以后给她弄的。目的也是给孩子一个“认知榜样”,呈现一个具体的学习过程。
然后到了晚上,因为无论是写作业,还是打游戏,亦或是抠鼻子[doge][doge][doge]都非常不方便。洗澡还担心打湿镀铬部分,于是还是拆了。
但很明显,经过指甲面精细打磨,修边,粘胶准确裁切,热风加热,按压过后的甲片难拆了许多。
而这个过程,孩子也体验到了一个正确的,细致的进修,然后认真耐心制作的工艺就会带来明显的体验不同。
以前经常有父母问我,孩子要纹身,要刺青,怎么制止?
像这种问题,当事情已经出现了,再想到制止就已经有点太晚了。
我们不要像过去老一辈父母那样,从一开始就去批评和阻止孩子诸如做美甲,染发,和朋友约会等等这些事情。而是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这个过程。这种就是“现实生活的经验”,不要剥夺。
很多时候,就是在孩子在类似做美甲,或者别的有点离经叛道(毕竟,学校不允许)的事情的时候,放开让孩子体验。让他有了这种“做这样的事情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的经验了,她在面对诸如:纹身这类问题的时候才会有更为成熟的判断。
当然,这其中也需要伴有与父母良好的亲子关系,她才不会更为依赖其它群体的认可。如果你从小对孩子各种不认可,就算在一两件事情上很形式化地开明一下,也不可能起到想要的效果的。
很多事情在孩子小的时候去尝试,风险并不大。比如:染个发,贴个纹身贴,美个甲,化个妆。甚至对某个异性有好感。别跟洪水猛兽似的。
而这些心理一直压着不让做,到孩子成年的时候,她还抱着像小孩那样的心理,想要去尝试的时候,她需要的刺激强度不一样了,环境也不一样了,要承担的后果也不一样了。
同样一个事情,一个是可以做成一次生活实践的学习和体验;另一个则是搞成一个家庭内部的拉锯和批评会。很多时候,家庭和家庭的教育差距就是在这些点滴的不同当中拉开的。
PS:其实我个人来说,不反对纹身刺青,而且我还去学过一些关于纹身的知识,其实很有意思,这背后有文化,历史,种族的各种故事。
而现代纹身的风格流派更是百花齐放。其实,看看这些知识本身就很有意思。
而我们很多人反对纹身其实也是有自己的文化历史特征的。(比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另外古代记录里面,纹身的大多数是蛮族,纹身往往也代表着赤裸;然后还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脸上刺青也是罪犯的象征。)
当然,纹身的原理,工具,药水,也是各式各样。另外,就是这个事情还有会过敏,感染等等问题。
当你全面地去了解这个事情以后,自然会以更为成熟、理性和客观的方式去思考。
我的态度就是,我去学明白,当孩子提起的时候,我反而会成为一个很专业的向导。当孩子轻松地得到了满足,就不容易出现,因为:“不让我做,我偏要做一做”的情况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避免不了纹身,你也别让孩子因为冲动和幼稚,纹一个特别傻,特别孩子气的,还是偷偷找个入门级的学徒画的四不像[允悲][允悲][允悲]。】
父母理解和接纳的能力,基于父母的价值观和认知高度。ZACK举的刺青的例子,父母的价值观受社会和个人成长经历限制,现代父母的接纳度要更高,但是总有些事情是某些父母难以接受的。比如未婚早孕导致辍学及生理上的伤害,这是大部分中国父母无法接受的了吧?比如选择自杀,这几乎是所有父母无法接受的了吧?对接受不了的事情接纳,考验太大。这种时候就需要自问,事情是如何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的?ZACK说过预防事情的发生,而不是在发生之后再想办法如何处理。生理安全、心理安全,安全事故就是事情。
如何预防事情的发生?直线思维很容易跳到是管还是不管,为什么有的家长管与不管都是错,有的家长管与不管都行得通。孩子作为独立的主体,孩子有自己的解读和自己的感受。是引导还是控制,是帮助还是抛弃,是疏忽不关心还是足够信任,这是孩子觉得,不是父母自己觉得。网络上的流行语,父母以为会等来孩子说一声谢谢,结果孩子是抱怨或者怀恨的。《坚毅》中的两个截然不同风格的父母,一个支持辍学,一个拒绝孩子回家要求必须呆在学校里,一个看起来过于溺爱(不管),一个看起来过于专制(管得太厉害),但是在这两个孩子看来自己的父母都理解自己,都是在支持自己。管是脚手架,不管也是脚手架,是不是脚手架基于孩子自己的解读,基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理解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判断,基于长期形成的互动方式。孩子是成长变化的,父母需要不断调整来理解帮助成长中的孩子。
ZACK举的指甲、刺青的例子,在想法还是想法,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去和孩子详细地分解想法的方方面面,这是为了赢得孩子的理解和合作,去影响事情发生的方式/走向/程度。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在商量的氛围中,在轻松的沟通过程里,在一次又一次的长期互动中建立和保持着。
尊重理解接纳孩子其实很难。尊重是基于儿童和大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理解孩子需要有对不同年龄发展阶段儿童发展的共性与个性的了解。真理解了,就容易真接纳。喵酱说的同理心是一种能力,接纳是能力不是招式,父母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父母对儿童的了解,会影响同理心,影响接纳程度。
生理安全、心理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这些事情需要做在前头。而在生理安全、心理安全工作前面的是,亲子关系。
而如何有好的亲子关系呢?就需要父母克服自恋,真实深入地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积极关心孩子,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弗洛姆yyds)😝
我想到了性教育就是典型的不是去阻止孩子接触从而万事大吉,而是带着孩子去了解它、思考它,比如和孩子讨论早恋问题,你会怎么选择?选择后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许孩子就会觉得,哦~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还有打游戏,第一反应就是玩物丧志,这个第一反应是不是就是偏见呢?去了解游戏,然后可以充分利用游戏中好的地方引导孩子。
再结合上面Carrie Lee和昨天xiong meng说的完善一下,我觉得这个问题跳出来是关键。第一步是不要陷入管or不管的二元对立思维里。我们的立场一定是支持、帮助孩子,而不是管制孩子。
比如你说的性教育和Carrie说的早孕一样,不是我们到了事件发生或者发生后来解决。而是一项长期工作,但这项“工作”又只是说教,更不能一直回避试图建造真空世界,或者说以侵犯孩子的自主自由的方式进行。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在良好亲子关的基础上,再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具体事情,整体环境背景去思考,用什么办法才可以帮助他。
哈哈哈哈,一个点可以散发出很多点和线,但是,它们之间又都是互相联系的。
你们这些同学已经get到了!👍
上述的讨论涉及到的问题,打游戏,纹身,早孕。。。这些事情都有可能发展到父母无法接受的地步。
文章开头的问题问的是应不应该适当控制孩子的手机使用时间。答案也很简单,1,要么是不应该;2,要么是应该。
所以,本文一开始的题目过于简单,如果只针对题面,答案就是“是和否”的答案。但是我有接着问下去的必要。1,如果是不应该,那父母真的就不闻不问吗?显然这样的做法要冒相当大的风险。2,如果是应该。那应该的话到底要怎么做呢?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觉得父母只有把自己的“为什么”解决了,才能打开思路。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上面讨论的同学们其实回答了这个问题。
从心课的同学们自动从题面拓展了,从题面(手机游戏)拓展到普遍的问题(比如纹身,早孕,我还可以接着说,抽烟,吸毒,飙车等等),讨论了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希望本文开头提问者能够理解我们这样的思维方式,即,怎么面对所谓的“问题”,我们要问自己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以及怎么做。并且,将看待儿童发展的视线拉长,通过长期和孩子相处对孩子的了解,跟孩子开放地讨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很多“问题”其实根本就不会发生。
再放两个同学的回答吧。
特别喜欢陈老师时不时来道思考题,我需要检测自己,查漏补缺~
理解孩子的需求,想办法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去改造他们、纠正他们。
首先,想一想孩子喜欢手机,这个兴趣是哪里来的?(自问:我们什么时候愿意去做一件事儿?)对于手机,我想多半是父母玩儿得多了,可以从这里入手调整下。
其次,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可能是父母的陪伴,如果父母陪伴得足够,也许孩子就不会选择手机了,相比于人机互动,人人互动有趣多了。也有可能是出于好奇心,那就换其他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比如游戏可以换能满足孩子动手欲望的游戏、零食可以换健康点的零食…
然后,我想到可以商量,但这个商量是要基于平时的亲子关系了,孩子是否信任我们,是否愿意和我们沟通。比如保护视力、保护牙齿,这些认知,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讲给孩子听,而不是直接拒绝。那商量不是打着商量的旗号去控制孩子,而是真正的给孩子一些自主权,在我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中间找到双方的平衡。
最后,我想到了,不要用用问题的视角看待孩子,有的时候仅仅因为他们是孩子,成人觉得自己更成熟,就认为孩子需要纠正、改造,事实当然不是这样,孩子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在这个玩儿手机的例子里,我们换一个视角,是不是还可以这样想“我家孩子好奇心强、有探索精神、还能落地实践,我该怎么支持他?”
再次感叹陈老师的课,不是支招课,而是改变底层思维,否则会陷入无止境的遇到问题,焦虑问题,想快速解决问题中去。陈老师的课会告诉你,等等,这不是问题,不要直线思维,你自己捋下你的思维中的漏洞,最后回到生活中去做好当下;不要着急于立竿见影,孩子的成长是以年为单位。
关于连续性的思考
过年确实是大考,在手机、电视的夹攻下,如果面临亲子关系大考的人,是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简直就是灾难。
没有了规律的作息,学习和生活的时间从按部就班突然变成全由自己决定,失去了学校和学习这层窗户纸,亲子关系里的所有矛盾,也会在这种传统年节里爆发出来。
亲戚家的孩子去年秋季刚上初中,今年过年回到老家,我感受到原本就紧绷的亲子关系,越发的紧张了。
表面看到的现象是孩子起床就抱着手机玩,打游戏、刷短视频。大人让孩子别玩手机了,出去干点其他的事情,孩子不为所动;大人问今天你的作业做完了吗?打卡了吗?孩子不情不愿的说,我玩一会晚点再做不行吗?大人说屋子里冷得要命,你出来晒晒太阳嘛?孩子瞬间爆炸,很无礼地大喊:我不冷!我不冷!我不冷!!!!
表面看来,这是不是就是我们过年常见的熊孩子?大人好心好意的给予她建议,她不但不领情,说话的语气还很冲,不领情也就算了,过年过节根本不愿意与大人相处,宁愿自己躲在阴冷的房间角落不停玩手机(南方没暖气,屋里比屋外还冷🤦♀️🤦♀️🤦♀️)
但是我们仔细听一听大人们说的话,不难发现,他们根本没有理会孩子的需求,不管是生理需求还是情感需求。让孩子不要玩手机,那有没有给孩子找一些她适合的娱乐项目呢?问孩子作业做完没有的时候,语气里满满的不信任和失望,试问我们自己听到这种“我认为你就是个不会主动写作业的孩子”的语句,我的感受会不会好?我感受到了关心和提醒,还是只有鄙视和打压?大人让孩子不要缩在房间里,出来晒太阳的时候,请问如果孩子坐在太阳底下玩手机,是不是又会挨一顿骂?比起玩手机挨骂,那孩子是不是情愿躲在房间里,比起寒冷她更不愿意被骂。
我又想了一下,他们的亲子关系是今年才那么紧绷的吗?似乎也不是,孩子从小到大就一直被大人用“嘴”教训着,她做什么事情,大人都是高高在上的批判她,她小的时候因为人小力量小,她没有办法反抗父母,不管心里多委屈,都只能默默承受。但是走到青春期以后,她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抗议高高在上的父母,争取属于自己的那份尊严。
很多人总会觉得,青春期的孩子性情大变,是孩子的问题。但是从连续性来说来,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没有尊重过她的自主权,就没有认真对待过孩子的需求,那么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父母也不会突然就醒悟了,突然开始尊重孩子的自主权,突然开始认真对待孩子的真实需求……亲子关系这根小皮筋,在最开始的时候是父母拖着孩子走,孩子从来没有体会过什么的商量,等到孩子的力量增强以后,她已经不会用商量的方式跟父母说话了,何况,她的父母根本就不可能“跟她商量”,不符合父母的想法就是不允许存在的。那么孩子想要争取自己的权益,只能靠蛮力了,这根皮筋,也许会随着父母的力量逐渐弱去以后,开始被孩子扯着走。也有可能,双方势均力敌,在某一个时刻,绷断了。
我再次回想起我们开学前,陈老师开的关于青春期的讲座,我现在回忆起来,我觉得青春期固然有这个阶段的特殊性,但是很多共性的东西其实早就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埋下了。青春期的孩子愿意用商量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大部分是取决于父母在她小的时候,是如何对待她的。尊重她的自主权,尊重她的实际需求,她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你来我往有进有退的,不会永远是一方独大;父母承担了属于自己的责任,该后退的时候也能够勇敢的后退一步,把属于孩子的世界,一步步让渡给她自己去经历、去体会。
孩子终会长大,不该被圈在我们的世界里成长,每一个重要的心理阶段,都不会是独立存在的,和之前的每一个阶段都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