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海岸带与海岸地貌
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在海洋和陆地交界地区,还存在着风姿各异的海岸风景线,这种地貌在地理学上被称为“海岸地貌”。
一、海岸线与海岸带
1、海岸线
海岸线(coastline)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更确切的定义是海水到达陆地的极限位置的连线。随潮水涨落而变动。由于遭到潮汐作用以及风暴潮等影响,海水有涨有落,海面时高时低,这条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2、海岸带
海岸带(包括海岸和水下岸坡两部分,范围为海平面左右10~20m,宽约几公里至几十公里)
3、海岸的类型
(1)基岩海岸(山地丘陵海岸)
(2)平原海岸(粉砂淤泥质海岸)
(3)生物海岸
①珊瑚礁海岸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海水温暖透明、盐度正常、深度适中的基岩岸段。珊瑚礁由珊瑚虫的石灰质遗体储蓄积累而成,常常环绕大陆或海岛分布。主要有岸礁、堡礁、环礁和珊瑚海等类型。
②红树林海岸
发育在某些滩涂岸段,其根系发达,种类较多。既有乔木(有的高达40m), 也有低矮的灌木;红树林具有独特的 “胎生”景象。发育成片的红树林称为“海上森林”、“海上绿色长城” 。我国红树林海岸分布在福建福鼎以南。
总结:
二、海蚀作用及其地貌
1、海洋营力:海浪、潮流、沿岸流等
2、海蚀作用包括:冲蚀、磨蚀、溶蚀。
①波浪的机械侵蚀:冲蚀&磨蚀
②波浪的化学侵蚀:溶蚀
3、海蚀地貌:由海蚀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形态。如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 海蚀拱桥、海蚀柱等等。
①海蚀崖
海蚀穴被拍岸浪冲蚀扩大,顶部基岩崩塌,海岸后退时形成陡壁,称为海蚀崖。
②海蚀平台
波浪冲淘崖壁形成海蚀穴,悬空的崖壁在重力作用下崩塌,崩塌的石块遭受侵蚀搬运,海浪重新冲淘崖壁下部,形成新的海蚀穴。这种过程不断进行,即形成海蚀台。
③海蚀穴
在有潮汐的海滨,高潮面与陆地接触处,波浪的冲淘作用形成槽形凹穴,断续沿海岸线分布,称为海蚀穴。
④海蚀拱桥
两个相反方向的海蚀穴被蚀穿而互相贯通,称为海蚀拱桥。
⑤海蚀柱
海蚀崖后退过程中遗留的柱状岩体,称为海蚀柱。
三、泥沙流及其地貌
在长时期之内,具有一定总方向的沉积物总体沿海岸纵向移动现象称为沉积物流或泥沙流。
泥沙流的特征反映在其容量、搬运量和饱和度等三个参数上。当波向线与岸线成45°角时,泥沙流的搬运量最大;容量>搬运量,泥沙流不饱和,海岸遭受侵蚀;而容量<搬运量,泥沙流过饱和,导致泥沙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沙嘴、拦湾沙坝、堡岛、连岛坝等。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0728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