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初中】对话国学经典,诵读千年论语——国粹经典诵读小组第四次线上活动

千年《论语》,文化之根,精神之元。一卷在手,口诵心惟;读出眼界,品出胸襟;致知修身,立德树人。实验初中国学经典读书会持续进行中,2023年1月9日国学经典诵读小组第四次活动内容为:《论语》为政第二篇09—17章,本次主持人是李丹丹老师。
第一环节:轮流诵读
“言为心声,语为心境,行为心表”。此时此刻,仿佛孔圣人就坐在讲坛,我们是正襟危坐的学生,每人都来朗读本次学习的内容。瞧,大家多认真、多投入!
第二环节:分享感悟:
我们在分享中领悟《论语》的生命智慧,品味《论语》的时代价值,自觉生发出做一名好老师的坚定信念和内在动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伙伴们的感悟分享吧。
李丹丹老师的分享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认为德行高尚的人拥有仁爱之心,待人宽厚友善,善于学习他人长处,没有妒忌攀比之心;品性低下的人,心胸狭隘、格局小,喜欢攀比妒忌他人长处,与周边的人不能够友好相处。这就会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之心理状态,因此说,人生修养需要有坦荡宽广的胸怀。
张可娜老师的分享
第9则: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知之始。对促动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是大家已有的共识。我们要做到:1、老师学生互相平等;2、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拉近师生心理距离;3、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教学过程时,注重给每个教学环节留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以便学生乐于提问。正如史艳香校长说的“牵着蜗牛去散步”——教育要慢下来。
杨慧慧老师的分享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我理解的是:对于某种思想,先去做去实践,然后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得到某种程度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做事方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先做后说言行一致。这样才能取信于人。
张京丽老师的分享
为政第9则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从中我可以感悟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且课堂上尽量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同时在教育学生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多关爱每一位学生,多一分关爱和鼓励可能他们的表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霍玫汝老师的分享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作为,考察他做事的动机、方法,了解他的性格。通过孩子的举动和做事方法动机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因材施教,但如果我们是真的为孩子好,孩子可以告知到,所以说爱是最好的教育,关系大于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和学业进步。
葛赞丽老师的分享
平时张书云老师讲课、说话,总能时不时地带出许多警句,让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浅。今晚也是如此,她能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讲学习的《论语》感悟串起来,的确是很见功底的。可见她以前的知识积累是很深厚的,用到时才能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所以说,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管对生活还是对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张可娜老师也说我们的经典著作学习,最主要的不是教育局要求这么做,是大家都在追求进步,追求卓越。的确“老师引进门,修行靠小我私家。”我们愿意主动学习,自觉进步,这真的是一件大大的好事。跟着一群优秀的人一起奔跑,路上一定会遇到更美的风景。
史艳香老师的分享
从伙伴们的分享中,我觉得自身收获的是一颗颗熠熠生辉的钻石。
赞丽老师的分享“屋檐再大也是别人家的,都不如有把自己的伞”,告诉我们要做到“君子不器”。可娜老师的分享让我想到《牵着蜗牛去散步》一诗,体悟到教育要慢下来,给孩子成长的空间,静待花开。玫汝老师的发言启示我想到魏书生老师的理念:教育就是发现优点,守住优点,让生命开花结果!书云老师分享自己的学车经历,让我领悟到“不知为不知”,要不耻下问。
张书云老师的分享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拿我学驾照的经历来谈一谈。
今年由于修路架桥的原因,不会开车的我去上班非常不方便,有人嘲笑我:“你要会开车,猪都会上树!”我是又气又无奈。“君子不器”,一句话让我萌生了学车的念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有为之人就是做事在说话前,然后照他做的说。于是我通过比较两个驾校,采用了适合自己的。学车过程中,我真的是做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实事求是,不懂就问。科三模拟时,我提出了在模拟时出现的问题,教练做了详细的讲解。我也认真揣摩,做到了学思结合。如今我想说,“猪不仅会上树,还会上高速!”
郭淑云老师的分享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这一生都要不停地学习、成长,而最方便的老师就是温故而知新这件事情。我觉得这句话中最重要的是这个"知"字,"知"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没有"知"的能力,我们温再多的故也不会有新的收获和体悟,就比如我们教学,每教一节课,都要有反思,这样才能在不断地反思中,有新的收获,如此,咱们的教学技能才能不断进步。最近,因为疫情我们在家里上网课,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除了上课之外,就是做饭。做饭这件事情也让我体会到:可能有些人每天都做饭,做了一年,也并没有什么长进,而有的人每天做饭的时候都会思考,我怎么可以把饭做得更好?我如何才能创新,我怎样才能有新的收获,通过做饭就可以自学了,可以创造新的东西了,所以我觉得"知"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杜利薇老师的分享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联系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一些现代文阅读,如生活的艰辛、亲情的感悟等,总感觉我们讲的是入情入景,颇有感触,可是学生总是理解的不到位。我就有些生气和着急,我觉得学生怎么不用心去理解呢?现在才知道学生可能也思考了,却没有生活经历,所以不能很好的体会其中滋味。这就启示我们,不能对学生要求那么高,只要能理解内容,感悟出一定的情感就行,毕竟他们没有那么丰富的生活经历。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设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重视学情,而不能只关注内容和方法的设置。
苗沙沙老师的分享
为政15则,学思联合。
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去思考,所学到的内容就像是一些文字堆积起来的符号。只有通过思考才能掌握其中精华,将多个知识点融会贯通,洞察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就能把知识应用于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思考需要以知识作为基础和依据。倘若没有积累到足够丰富的知识,只是一味地冥思苦想,空想和瞎琢磨,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一样,既流不长远又长不大。
第三环节:小我私家感悟总结
人生最重要的智慧在于:在前进的路上学会总结。好比一座金字塔,积累和总结越多,就会有坚实的塔基和高耸的顶端,当我们沿着塔身一点点攀爬上去,成功就不是梦想。看,大家都有满满的收获。
张可娜老师感悟笔记
如约期待的国学读书会开始了,伙伴们八仙过海,各聊其感,我也说自己的浅薄想法,今晚我们学习的是:为政篇第二的9到17则:第9则讲教育思想和方法:善问;第10则,从言、行、心境全面了解一个人;第11、15则,讲学习方法:及时复习和学与思相结合(16则走极端有危害);第12、13、14则讲“君子”应博学多才、先做后说取信于人,以及“周而不比”。第17则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9则: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可见,问是知之始。对促动学生智能发展和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是大家已有的共识。详细要做到:1、老师学生互相平等;2、努力相同师生情感,拉近师生心理距离;3、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教学过程时,注重给每个教学环节留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绝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以便学生乐于提问。正如史艳香校长说的“牵着蜗牛去散步”——教育要慢下来。
第17则:实事求是。使我想到之前学过的《两小儿辩日》“孔子不能决也”反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求是更是一种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探索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杨慧慧老师感悟笔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我理解的是:对于某种思想,先去做去实践,然后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得到某种程度的理解,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做事方法。有点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意思”。文中的一种解释是“行在言前,言随行后。”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先做后说言行一致。这样才能取信于人。后来又想了想,文中的语境是子贡问君子。所以,这句话更多的说的是君子的言行标准。而非治学和自我成长,修身的方法。
感受:读书还是要继续认真地探求真义。
张京丽老师感悟笔记
1、为政第9则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这一则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从中我可以感悟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且课堂上尽量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同时在教育学生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多关爱每一位学生,多一分关爱和鼓励可能他们的表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2、为政第13则,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从之。它说的意思的,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博学多才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我从中深刻的感悟到,我们对于做什么事情,应该行动再前,言语再后,行动大于一切,做到不妄想、不空谈,并且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实处,不要光说不做,纸上谈兵,要做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人。
李丹丹老师感悟笔记
今天我们读了论语为政篇的9到17则,期中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认为德行高尚的人拥有仁爱之心,待人宽厚友善,善于学习他人长处,没有妒忌攀比之心;品性低下的人,心胸狭隘、格局小,喜欢攀比妒忌他人长处,与周边的人不能够友好相处。这就会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之心理状态,因此说,人生修养需要有坦荡宽广的胸怀。这几则在德的主题下,又穿插了学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谈论学习的名言,很难和为政相联系,但是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都是学习、实践、思考,再学习、再实践,在思考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学与思的结合,只有如此才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从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就可得知,只要懂得学与思的结合就没有愚蠢的人。孔子言传身教,以自身所感教育学生,学与思的结合受益终身。因此,德是做人之先,成事之基,学与思是达到成事目的的必经之路。
霍玫汝老师感悟笔记
今日读书会分享: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由此想到课堂上同学们要紧跟老师思路大胆发言,使课堂形成一种善思、善问、善学的良性循环。老师和学生是彼此依靠和成就的关系。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搜哉?人焉瘦哉?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作为,考察他做事的动机、方法,了解他的性格。通过孩子的举动和做事方法动机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因材施教,但如果我们是真的为孩子好,孩子可以告知到,所以说爱是最好的教育,关系大于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才能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和学业进步。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旧到新。经历了学习、困惑、思考到收获的过程。有感知力,到反思,到提升。经过思想的碰撞、炼化和形成新的感悟。本就是经历了思维的碰撞,在学中思考,在思中悟。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行中庸之道,把握好度的分寸,很多事情过犹不及,在实践中我们往往会感叹孔圣人的话是至理。
葛赞丽老师感悟笔记
平时张书云老师讲课、说话,总能时不时地带出许多警句,让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浅。今晚也是如此,她能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讲学习的《论语》感悟串起来,的确是很见功底的。可见她以前的知识积累是很深厚的,用到时才能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所以说,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管对生活还是对工作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张可娜老师也说我们的经典著作学习,最主要的不是教育局要求这么做,是大家都在追求进步,追求卓越。的确“老师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人把我们领进门了,下来怎么做全靠自觉,我们愿意主动学习,自觉进步,这真的是一件大大的好事。跟着一群优秀的人一起奔跑,路上一定会遇到更美的风景。
史艳香校长更是值得我佩服和学习的一个人。每次学习她都非常认真,分享的时候也总是很自然的引用读过的书中的句子段落,信手拈来、恰到好处。足见她是多么的善意学习,善意吸取精华,并善于总结适合自己使用的东西。还总能把学来的东西用在指导工作、教育孩子上。“学以致用”把书本上的死知识,变成鲜活的生命力,生活有品质,工作有方向。
当然,其他的伙伴跟我一样也都在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这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大家畅所欲言、真诚交流,让我们的每次读书活动的含金量都很高,我们的收获也都很大。
最后,再重复一下我很喜欢的那句话:跟一群优秀的人一起奔跑,沿途会遇到更多更美的风景。一起加油吧,最最亲爱的小伙伴。有你们真好,感谢遇见,感恩一路相伴!
史艳香老师感悟笔记
从伙伴们的分享中,我觉得自己收获的是一颗颗熠熠生辉的钻石。
赞丽老师的分享“屋檐再大也是别人家的,都不如有把自己的伞”,告诉我们要做到“君子不器”。可娜老师的分享让我想到《牵着蜗牛去散步》一诗,体悟到教育要慢下来,给孩子成长的空间,静待花开。玫汝老师的发言启示我想到魏书生老师的理念:教育就是发现优点,守住优点,让生命开花结果!书云老师分享自己的学车经历,让领悟到“不知为不知”,要不耻下问。
感悟一、为政11则,温故而知新。
我们从小学开始读这句话,温故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有人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很多事都是在重演。不断的温故,不断切磋、琢磨,才是“习”的过程,传不习乎,我们要不断的揣摩,一遍一遍做实践,才能从实践中得出新知。只有经历过才会懂,我们都是凡人,没有足够的经历是无法跳跃到更高的维度的。经历就像是第一级台阶,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但没有人是不走的。联系教学,我们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毕竟看着别人做饭和自己动手做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感悟二、为政9则,“回也不愚”
正如我们在教育学生或自己孩子时,反复讲几遍仍然无法理解的时候,就极易失去耐心的。但孔子却能通过观察颜回的行为,发现颜回其实理解了他的谈话,并践行在自己的言行中。作为老师,从孔子身上学到的是,对学先的评价不能只能从言谈中得出,要有更多的耐心而且不带任何偏见和评判地去深入了解学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成长路上我们一起结伴同行。
张书云老师感悟笔记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今天就拿我学驾照的经历来谈一谈吧。
今年由于修路架桥的原因,不会开车的我去上班非常不方便。我是路痴,且不辨方向,有人嘲笑我:“你要会开车,猪都会上树!”我是又气有无奈。直到那天我读了《论语》……
“君子不器”,这句话意思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艺多不压身嘛!一句话我萌生了学车的念头。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有为之人就是做事在说话前,然后照他做的说。于是我没有告诉家人,直接去看了两个驾校,通过比较,选择了晟翔驾校,告知了教练我的缺点,开始了我的学车之路。
学车过程中,我真的是做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那天学倒车入库已经三天了,我开车拐弯后,教练问我:“你车开直了没有?”我实事求是的说:“教练,我看不出来”,于是教练教我怎么通过两侧道沿,前方物体判断车直还是不直,并让我练了好几天,之后我不仅学会了倒车入库,也为我以后的直线行驶打下了基础。因为我不会就讲不会,教练每天还让我多练一个小时,我也顺利过了科二。
时光飞逝,科三模拟时,由于场地不同,我是六把都死在了靠边停车上。第二天考试前,教练问我们还有啥不会,我把我模拟时出现的问题赶紧提出来。教练给我做了详细的讲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认真思考后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教练让我靠边停车一点一点往右边靠,因为方向打的多会扫线,为什么出现前面窄后面宽的现象,是因为前面30公分,只有再往前开点前后才会前后都与道沿平行,想明白后,考科三时靠边停车搞定,顺利通过!
如今我想说,“猪不仅会上树,还会上高速!”你看,读《论语》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杜利薇老师感悟笔记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则是孔子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阐述,含有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温故而知新,温故是行为,知新是结果。温故的“故”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精神遗产、积累下来的知识;二是自己的经历中获得的直接认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说明了: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两句话结合来看,学习,只有经过思考和对比,才有可能凝结成为新的知识和感悟。知识从旧到新的过程中,学习、经历、思考是三个重要的因素。
联系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一些现代文阅读,特别是记叙文中的阅读,像散文、小说涉及的内容,如果是生活的艰辛、亲情的感悟等,总感觉我们讲的是入情入景,颇有感触,可是学生总是理解的不到位。我就有些生气和着急,我觉得学生怎么不用心去理解呢?现在才知道学生可能也思考了,却没有生活经历,因此不能很好的体会其中滋味。这就启示我们,不能对学生要求那么高,只要能理解内容,感悟出一定的情感就行,毕竟他们没有那么丰富的生活经历。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设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要重视学情,而不能只关注内容和方法的设置。
郭淑云老师感悟笔记
第11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15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两章内容我们小时候学习的时候读过,我们教学的过程中也读过,可是我今天再去读的时候,我发现我又有了新的体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经历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认知、境界、思维模式也在不停的发生变化。所以虽然学习了过去曾经学过的知识,现在再去读的时候又会有新的体悟和新的收获。
比如第11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它告诉我,我们这一生都要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成长,而最方便的老师就是温故而知新这件事情。我觉得这句话中最重要的是这个"知"字,"知"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没有"知"的能力,我们温再多的故也不会有新的收获和体悟,就比如我们教学,每教一节课,都要有反思,这样才能在不断地反思中,有新的收获,如此,我们的教学技能才能不断进步。最近,因为疫情我们在家里上网课,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除了上课之外,就是做饭。做饭这件事情也让我体会到:可能有些人每天都做饭,做了一年,也并没有什么长进,而有的人每天做饭的时候都会思考,我怎么可以把饭做得更好?我如何才能创新,我怎样才能有新的收获,通过做饭就可以自学了,可以创造新的东西了,所以我觉得"知"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论语》,为人师,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且思且行,以淡定从容的心态把握人生,用引领思想的清泉充盈心灵,用经典的睿智之语指引前行的方向。为人师,读《论语》,一天天地学习,一天天地觉醒,日积月累,必将化为我们今后前行的力量。我们要争做“四有”好老师,用爱播种,用心耕耘,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0627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