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危机:懂事孩子的破产,都是静悄悄的

乖孩子危机:懂事孩子的崩溃,都是静悄悄的

01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有过近似的经历。


“爸,我今天被老师骂了,内心好委屈…”

“老师怎么会无端端骂你呢,从自身身上找原因了吗?


“妈,我数学考了95分,全班前三!

“又不是考了第一,这就自满了?

“那几分错哪了,目下当今搞懂了吗?


每当我们向父母分享喜怒哀乐,对方总能用短短几句话,让咱们硬生生憋回去。

 

好像永远无法感受咱们的情绪。

 

他们也许认为,只要通过这样严格、冷漠的方式,来看待孩子,就能培养孩子独立,良好的抗挫精神。

 

却不曾想,这些有意无意的“忽视”,会成为多年后咱们难以解开的“症结”。

 

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曾提出一个概念——童年期情感忽视(cen),指的是一种因为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

 

他认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娃儿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回应和反馈。

 

如果父母选择情感忽视,孩子发出的所有情绪信号,就如同石沉海底,不回音,这更像一种无形的精神虐待。

 

和家庭暴力相比,情感忽视的施展阐发虽然隐秘,却伤得最深。


02


情感忽视,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有人说:“在童年的记忆里,有些父母从来没有真正的在场过。

 

这句话是用来控诉那些,从小忽视孩子情感的家长。

 

但在100年前,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机器孩子”论。

 

他认为,“孩子对爱的需求,源自于他对食物的需求,满足了他对食物的需求,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

 

也就是说,母亲只需给孩子提供足够的食物就可以了。

 

在这个基础上,“孩子可以像机器一样,被训练和塑造。

 

华生宣称,只要通过一套规范的行为矫正养育体系,不需要任何感情交流,就能把孩子培养成任何他想要的样子。

 

为此,他还做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儿童行为实验——“恐惧实验”。


华生找来了他的实验对象,一个名叫小艾尔伯特的孩子,并支付给他母亲每天1美元的报酬。

 

刚开始,华生向他展示兔子、小白鼠、小狗等动物,小艾尔伯特非常喜欢,不停触摸它们,脸上充满了笑容。

 

然后,当小艾尔伯特触摸动物时,华生就突然敲击铁棒,制造巨大的声响,让他感到恐惧。

 

经过一周的刺激,小艾尔伯特对动物产生了恐惧。他害怕兔子、狗等带毛的动物,甚至看到毛巾都会躲避。

 

到了后来,只要一看到动物,小艾尔伯特就会低声抽泣,然后放声大哭。

 

这个恐怖的实验,持续了整整3个月。

 

最终,华生得出结论:


情绪,包括恐惧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人类就像机器,环境怎么塑造、训练,就输出什么样的结果。


对此,华生还发出了堪称教育心理学史上最狂妄的宣言: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以及适合我培育他们的环境,就能把他们训练成任何我想要的样子,让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甚至乞丐小偷。

他试图给儿童构建一个彻底程序化、没有情感的理想国。在那个世界里,人再也没有神圣的精神存在。

 

他认为,“对待孩子就要像对待成人一样,不要亲吻和拥抱,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大腿上,不要轻易地满足,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以免他们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

 

这耳目一新的理论一出,立即成了千万父母的福音。

与此同时,华生也把这种持续高压、缺乏感情的教育施加在自己3个孩子身上……

 

结果,这3个可怜的孩子都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其中一个儿子更是在30岁时自杀身亡。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被长期忽略,在遇到外界刺激时,大脑就不能形成正常的反馈。

 

长期以往,情绪便彼此纠缠、失调,用自责代替愤怒,用冷漠代替恐惧,用麻木代替悲伤,最终演变成抑郁人格。

 

可华生不懂这个道理,他把情绪量化,衡量着对孩子的给予与获得。

 

这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让他们下半生都活在了无限痛苦之中。

 

要知道,孩子是人,不是程序,程序异常的时候,好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让其重回正轨。

 

但孩子内心受创,则可能留下一辈子的祸根。

03


“乖孩子”危机,情感忽视的逆效果


关于情感忽视,中国的父母特别有发言权。他们有个奇怪的思想,就是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乖。

 

他们乐于接受别人夸赞“你家孩子真乖!”,好像“乖”就是好孩子的一个关键品格。

 

只要够乖、够听话,就能继承家长的所有优点。

 

但在我看来,每件事都顺从大人的孩子,会渐渐的无法摆脱对大人的依赖。

 

最终引发“乖孩子”危机。

 

《非诚勿扰》有一期让我印象深刻,沈阳的肚皮舞教练郭宝俊,是典型的人来疯、自来熟。

 

不仅嘴巴特别甜、人也实诚,和女嘉宾各种唱跳,气氛很是欢乐。

 

但这么一个阳光大男孩,却是一个深度“妈宝男”。

 

郭宝俊表示:

“在我的生命里,母亲永远是第一位。只要是妈妈喜欢的东西,一定想方设法给她买。

当女嘉宾问到婚后居住的问题时。

 

他明确地说,“结婚以后一定要跟父母一起住,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一点是必须的。在婆媳关系上,我也会偏向妈妈多一些。

 

关于时间和金钱分配的问题,郭宝俊更是直截了当回应,“钱我肯定会给我妈多一点,但我可以在时间上多陪老婆一些。不过,我必须每天都得跟我妈见面。


听到这些,现场女嘉宾们唏嘘不已,纷纷灭了灯。

 

相信在母亲眼里,郭宝俊是一个十足的“乖孩子”,但长大后的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男人。

 

妈宝男的人生宗旨是妈妈,他们没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对妈妈的孝顺没有原则,无法像个男人一样去承担,去经营爱情与婚姻。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

“妈宝男的形成,主要源于在婴幼儿时严重缺少母爱。


他们只能通过对妈妈言听计从而得到关注,成为一个绝对的“乖孩子”。

 

因为只有这么做时,才可能得到父母的赞扬,让自己有存在感。

 

而另一方面,长期的压抑让孩子形成对母亲的不满,但又不能表现出来,所以当他们进入恋爱婚姻后,就会把对妈妈的不满转移到妻子或女朋友身上。

 

这些,就是“乖”的代价,在他们的人生中,永远无法拥有面对正常生活的力量。

 

只能在妈妈的阴影下,做一个被忽视情感的自卑且自责的“孩子”。



04


溺爱,也是一种情感忽视

 

有的父母可能会产生疑惑。爱少了会造成情感忽视,爱多了又怕演变成溺爱,那到底该怎么办?

 

其实,很多人都理解错了“溺爱”的概念。

 

表面上看,溺爱是一种父母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的,是一种过度的爱。

 

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却忽视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

 

所以,溺爱,也是一种情感忽视。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

 

 ① 你妈觉得你冷 

每当天气转凉,街上的孩子一个个包得像粽子似的,穿衣风格一下从夏季变成冬季,有的甚至还穿起了羽绒服。

 

每当孩子喊热,要脱衣服时,一旁的妈妈总会告诉他,“天气冷,不能脱!小心感冒了。

 

可小孩子每天活蹦乱跳的,新陈代谢很快,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衣服又不能脱,只能憋着,别提多难受了。

 

有的因为长期捂汗,又无法散热,得了热感冒,还会被妈妈责怪:“你看,还说不冷,感冒了吧!

 

于是又给添上一件衣服……


 ② 奶奶觉得你饿 

有人说,每次去奶奶家,都感觉以后不会再饿了。

 

“吃多点,看你瘦的……”是奶奶在饭桌上的常规用语。

 

要是你表现出丝毫拒绝,或者说吃饱了的时候。得到的回应都会是:

 

“乱说什么,小孩子哪有这么容易饱?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还挑食?再添一碗饭,把汤喝了!


我们都知道,吃饱的感觉很好,但吃撑的感觉就很不好。在奶奶眼里,吃多点是爱,其实是一种伤害。

 

以上这些,看似溺爱,其实是懒惰的爱。

 

父母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却披着爱孩子的外衣。


心理学家荣伟玲说:

“溺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爱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


看起来,他们是不让自己现实的孩子吃苦,其实是不想让自己“内在的小孩”吃苦。

 

他们对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视而不见,这样一来,孩子也就无法认识自我。

 

正如帕萃丝·埃文斯在《不要用爱控制我》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通过别人来认识自我,只会使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

 

所以,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它只是父母自我需求的满足,剥夺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美其名曰爱,却比恨更可怕。


05


关注需求,建立正确的情感连接 


其实,真正的爱并不存在“过度”一说。

 

如果是真爱,无论父母给孩子多少,都不会对其造成依赖、无法独立等后果,相反,真爱越多,孩子的成长就越健康。

 

武志红说过:“一个人的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大多是幼时被情感忽视造成的。

 

所以,只要是以孩子成长需要为核心,再多的爱都不需要吝啬。

 

要想做到这些,父母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我”的附属品,他有通过自主探索,形成自我的权利。

 

当孩子的真实需求得到满足,自然会有自我意识,变得独立、健康。

 

而父母能做的,只有陪伴、守护和提供情感支持。

 ① 看到,确认感受 

当孩子产生情绪,或是表达情绪,你不能视而不见,而要去确认他的情绪。

 

这一确认,是真正从感情上建立联系,必须是身体对身体,心对心,而不是头脑对头脑,语言对语言。

 

承认情绪的存在是合理的,理解情绪的产生是有原因的。而不是简单地说“不要哭,要坚强”这样的话。


 ② 包容情绪 

心理学家比昂提出了“心理容器”概念,他认为,如果我们能作为一个大的容器去包容孩子的的情绪,接住他的眼泪,悲伤,无力,甚至是攻击。

 

能够共情的去理解TA的情绪,承受住TA的情绪带给你的焦虑,而不是抽身离开,或是攻击回去,

 

这样,你就能看到他情绪外表下隐藏的脆弱,接纳这部分脆弱,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建设性的。


 ③ 探讨,支持和引导 

探讨建立在理解和包容之上。

 

当孩子产生不良情绪,可以和他耐心谈一谈,这个过程中,不指责,不控制。

 

利用共情心理,更多去发现和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一起去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的鼓励和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度过脆弱的阶段。

 

最后,是适当的引导,帮助他看清生活的本质,能够更有力量的去面对这个世界。

 

要记住,情感支持是关注孩子需求的正确连接方式。

 

它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度。

 

这也是人类区别于机器的真正意义。


【家庭教育】往期文章,点击可阅读

1、“有本事”的家长为何培养出“没出息”的孩子?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05233367.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