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都在替父母优异,后果很严重!

很多孩子都在替父母优秀,后果很严重!


湖南的一名女孩钟芳蓉以676分的高分拿下湖南省理科第四名,圆梦北京大学考古系。
关于她选取的专业,很多网友产生了质疑:农村出来的孩子,不该当选择高薪热门的专业吗,考古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吧。


对此,女孩的回应是,自己从小喜欢历史和文物,受到敦煌文明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所以报考了北大考古专业。





这个新闻之所以感人,在于这个女孩出身寒门,却不慕名利,能开阔追求自己所爱。


她的父亲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女儿从一岁开始,就由爷爷奶奶带着,在学习上从来没让人操过心。她把款项看得很淡,我也认为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会更开心。


穷人家的孩子,有时候吃碗麻辣烫都觉得罪恶。她却能幸运得如此踏实,实在令人羡慕。


这也是很多父母的疑惑:人家的家庭条件不好,陪伴较少,为什么孩子这样棒?再反观那些足够“优秀”的父母,为什么孩子却非常叛逆。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跟我探究过这个问题。


她说,我和孩子爸爸一个企业高管,一个学校副校长,算是还可以了吧,孩子怎么“油盐”不进。不是说,怙恃是孩子的榜样吗,父母优秀一点孩子不应该有样学样吗?


是啊,这彷佛是一个悖论。


可是本质上却并非如此,这可能关系到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以及身边其他人对娃儿的期待,然而这些也可能会内化成孩子自己对自己的期待。


当一个孩子,慢慢发现自己总是不尽人意时,他会绝望,会挫败,会自我怀疑。

01

肯定有很多人好奇过一个问题:那些读名校的娃儿,后来都怎么样了?
豆瓣有个「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前阵子火了。
里面聚集了一群在高考中万里挑一的人,不乏某些省份的高考状元。
但他们的人生并不如我们所想的,一个个靠着努力改变命运,过上更好的人生。
更多的孩子则是开始意识到自己除了学习、刷题,什么都不会。不会人情世故,没有社会人脉,感受到巨大的落差。
组里有句“名言”:“考上985,才发现自己是个废物。”
还记得去年刷屏的一篇文章《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讲了一个令人心疼的故事。
某省的一个高考文科状元,考上北大后,在大三得了抑郁症,休学整整一年。
只因为考上了梦想中的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努力在别人的天赋面前不值得一提,不能拿到第一名的挫败感也让她顿时丧失人生的目标。
一点都提不起劲学习或者工作。
于是,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
这,是现在很多青少年的现状。
考上名校的年轻人,为什么都开始“丧”了?

02

无独有偶,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迅速地让我想到另一个提起来让人咬牙切齿的高材生——吴谢宇
同样作为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的吴谢宇,在五万字的亲笔信中,提到了自己像一台考试机器,“考第一名就是我对我妈妈的唯一意义”。
为了得到母亲的肯定,他上了大学后更加钻牛角尖的读书,后来发现,无论自己再怎么努力,都考不上第一名了。
我对妈妈最后一点意义消失了。



李玫瑾教授,在分析吴谢宇案件时说过一句话:
他的聪明让他绰绰有余地应付现实,应付各种人,但他的内心是空的,空到没有灵魂。




深以为然。
北大精神科医生徐凯文曾在演讲里讲过,北大有30.4%的新生得了「空心病」
所谓「空心病」就是“价值观缺陷所致的心理障碍”,得了空心病的孩子恰恰别人眼里非常优秀的“好孩子”。
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称许。
当他们得到别人的认可之后,就失去了支撑自己存在的价值感。
情况严重的,要么有自杀的倾向,要么就像吴谢宇一样,一步步地步入恶的深渊。

03

为什么好好的孩子,会得「空心病」呢?
徐教授把病根归结为:价值观的缺失
说难听点,这很可能是鸡娃鸡到“走火入魔”的后果。
前阵子有篇《卧底10个鸡娃群后,没娃的我都想鸡自己了》火了。
记者卧底一个鸡娃群,4点就开始活跃。
群里的家长们把自己孩子每一天的时间安排都精确到分钟。
在鸡娃的大军里,这都不算什么。
有人问: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一个高赞回答说:在美国肯定是够了,但在海淀区肯定不够。
可以想象,如今的孩子唯一的目标只有学习、学习、不断学习。
导致他们觉得如果学习、工作不够好,就活不下去。
所以必须逼迫自己,要替父母优秀。
等到上了大学,或者步入社会,一向为父母期许而奋斗的孩子就会陷入从所未有的迷茫。
把第一名的目标撤掉后,他们的内心,也就空了。
与此同时,在学习目标的驱使下,孩子也很难和同伴们建立真实、深厚的感情链接。
作为父母的“工具人”,他们也感受不到来自家人的真实的情感连结。
当有一天,生活的主旋律不再是竞争,或者再怎么“卷”也看不到尽头时,人生的虚无感就会排山倒海地袭来。
如同李玫瑾所说,这种教育方式更可能教出一批批缺乏同理心,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4

教育的本质并不仅仅只是培养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人,而是“让人成为人”。
那怎么让孩子摆脱「空心病」的魔咒呢?
1.“第一名”从来都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
复旦教授梁永安有一段话,我觉得说得特别好:
“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你如果只是以出人头地为目的的话,其实你给自己找了一个非常偏狭的道路,就是你再想在今后的生活里面干得比90%的人还要好,那是很难很难的。我们整个教育,都应该转移到一个什么方向上来呢,我们今后的任务就是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


正如刘瑜教授所说: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成功学却没有失败学。我们只催促着孩子去当一个成功的人,却没告诉他们,成为一个普通人,也是可以的。
这个社会越来越残酷的是,我们把学历名校看得太重了,仿佛它是我们一生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有的孩子嘴甜交际能力强,有的孩子喜欢专注于自己的感兴趣的领域…他们都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收获信心,这些信心足以抵挡那些因为学历不够高、赚的钱不够多带来的心理落差。
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BGM,并没有落后于别人。
2.和孩子建立真正得情感连结
很多父母会对孩子说:你什么都不管,只要好好学习就好。
这就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自己的存在就为了学习而已。
父母应该让孩子最大限度的参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明白,价值观绝不仅仅来源于学习,还有父母包容的爱,这样他们才有向外闯荡的勇气。
只有用爱心和耐心,一点点在孩子身上种下“善”的种子,才能灌溉出经得起风吹雨打的花朵。
我们要给孩子的,不是分数、不是金钱。
是爱,是智慧,是创造幸福的能力,这才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本文链接: https://www.yizhekk.com/010323341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